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正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中,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正逐步显现。根据业内研究,居家养老是对老人身心健康最有利的一种养老方式,但面对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居家养老又显得捉襟见肘。(11月20日《法制日报》)
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家庭。子女面临家庭的沉重负担,多无暇照顾老人,保姆也多不愿意照顾失能老人,因此,失能老人的居家养老面临众多困境。如不加以重视,不仅失独老人的尊严无从谈起,也不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报道中吴小洁的爸爸就是生动一例,家里有失能老人,就将使更多的吴小洁们无法安心工作,正常生活。由此,必须对失能老人的照料重视起来。
目前,我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的老年人口超过4000万,其中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已超过1000万,而且处境艰难。作为世界上失能老人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面临的照护服务压力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我国进入老龄社会早已被预见,但对多重因素的叠加效应估计不足,对失能老人的预见和应对就更显得不足,没有形成多方用力的局面。
现有4000多万失能老人的晚景,必须令其增色。对失能老人的关爱,没有现成的“良方”,只能积极探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需要开拓进取,创新驱动。因此,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就考验着社会养老体系是否完善,对此,必须拿出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如今,家庭养老被大力提倡,这是最接近亲人的方式,但目前看来不,并非都很现实。如果家庭不堪重负,就只好寄希望于社会化养老,通过为老服务的市场化,来弥补需求的缺口。
遗憾的是,公益性养老机构财力有限,想要为失能老人提供全面服务难以做到。而即便是一些盈利性养老机构也,缺乏足够的设施接纳失能老人,甚至拒绝失能老人的现象都很普遍。就是接纳了,家人也要付出昂贵的费用。市场化养老能够填补部分老人的需求,却不足以解决大多数老人的困难,特别是最需要扶持的失能老人。同时,由于老人很难支付生活照顾的市场化成本,这就使很多失能老人望而却步。可见,任何对失能老人的照料模式,都存在利弊。只有形成政府、社会、家庭这个立体、多远化的养老体系,才有望破解难题。
其中,政府在探索和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速度上的速度需要加快。即便在去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用1年至2年时间,在上海、重庆、广州、青岛等15个城市试点,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但各地试点时根据当地情况各自创新护理保险模式,既不规范,也不统一。于是有专家建议,“建议国家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尽快结束试点,在国家层面出台法律法规,实现长期护理保险的法治化,保障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
但从目前来看,长期护理保险的参保条件限制过多,对失能老人如何界定,既不能代替家庭的主体责任,又不能代替商业护理保险等提供多层次的护理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缺乏一套科学而客观的标准。所以,要想把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做成一个“兜底”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安全网,需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同时,还应该发展社区医养服务,解决失能老人居家养老难的问题。对此,政府就需加大投入,大力支持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医养服务,充分利用社区医疗机构,完善养老医疗服务体系,鼓励其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失能老人家庭。此外,还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健康评估体系,如此才有可能使失能、半失能老人都有尊严地安度晚年。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