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近期持续高温,不用出家门的“线上补习”吸引不少中小学生参加。但相关专家对澎湃新闻表示,线上补习班的师资水平良莠不齐,且存在一些公办学校教师兼职、违规补课,是一块亟待政策规范的领域。(澎湃新闻网 7月28日)
平衡师资力量,历来是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的重要突破口,是保证教育公平的首要问题。目前,光纤网络已经能够做到覆盖农村“最后一公里”,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的“线上课程”也蔚然成风。诚然,良好的线上教育的确能够把一部分优秀教师的课程推广开来,惠及大众,如中华会计网校、19课堂、粉笔直播课等平台,他们采取网络授课模式,学生有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多次循环播放,对于上课时间和地点也没有限制,学生还可以自选相对优秀且适合自己的教师,既方便又高效。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如果线上辅导良莠不齐、泛滥成灾,那么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反而会造成市场乱象。就现下的“线上补课”来说,不光是霸占了学生们的寒暑假时间,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收费高标准、师资水平难保证等问题。
究其原因,一是家长们贪多求快、揠苗助长,用各式各样的补课来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孩子成绩稍有退后就赶紧报班补习,花钱从不含糊,孩子们白天线下学习,晚上还得线上补课,催生了大量补习机构;二是补习机构唯利是图,对于教师和课程的选择不加仔细甄选,上线的课程数量如过江之鲫,但是质量却参差不齐、鱼目混珠;三是对于线上补课的监管有漏洞,根据《关于禁止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规定》《关于规范师德师风投诉处理的意见》等文件,公办学校教师兼职补习班授课是被禁止的,然而对于线上授课还没有明确限制,许多教师正是钻这个空子。
对于线上补课,我们要出组合拳,从规范入手。毕竟作为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线上补课有其积极意义,既方便了学生,又让众多教师人尽其才,不能一刀切的将其扼杀,而应当积极地进行疏导和规范。一拳打在补课平台上,使其提高教师准入门槛,优化课程建设;一拳打在监管部门上,通过全程管控合理优化线上教育体系;一拳打在社会风气上,引导家长更多的注重言传身教。打组合拳,要拳拳重击,千万不能隔靴搔痒。
作者:刘秀颖
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