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一篇名为《别人家的孩子》的帖子在网上走红,引起了广泛的共鸣,网友们纷纷感叹“别人家的孩子”简直就是自己的“宿敌”,甚至“克星”。的确,在生活中,我们不时会面临父母这样的“唠叨”:“你看看隔壁家的某某某,学习多自觉啊!”“我同事的女儿今年考上重点中学了,你怎么就没人家这么争气呢!”在感到无比惭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的同时,我们不禁会问,“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这么完美啊?
需要明白的是,那些让父母眼红、让自己惭愧的“别人家的孩子”,其实也只是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普通人而已。从目前来看,“别人家的孩子”着重指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人。尤其在“一考定终身”的现状还没有被彻底改变的情况下,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极其敏感,一旦发现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如亲戚、朋友或者同事的孩子,就会将孩子数落一番,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好,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差。这固然是希望孩子见贤思齐的表现,然而也不能排除存在互相攀比的心理。对于不少家长来说,孩子学习成绩好,自己倍有面子,在其他人面前多了吹嘘的资本;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自己也跟着无地自容,对于成绩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自然十分眼红。
在“望子成龙”以及“恨铁不成钢”等多重心理因素的作用下,“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秀会被家长无限放大,甚至被神话。除了学习成绩好之外,家长可能也说不上“别人家的孩子”还有什么其它优点。但对很多家长来说,“学习成绩好”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大夸特夸的优点。在他们看来,学习成绩好意味着会得到老师的夸奖,意味着会考上好学校、找到好工作,意味着未来能够过上令人羡慕的富足生活。所以,表面上家长是眼红“别人家的孩子”优秀的学习成绩,其实他们是眼红因优秀的学习成绩而带来的巨大连锁效益。
很多家长当然知道自己的孩子也有突出的方面,但在他们看来,作为学生,孩子的本分是搞好学习,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优点都是鸡肋,根本不值得浪费时间,更不值得称赞。所以,他们宁愿用孩子最不擅长的方面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最拿手的方面做比较,“鸡蛋”碰“石头”,也不愿让孩子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优点,借助另一条捷径实现对“别人家的孩子”的超越。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是“别人家的孩子”,你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别人家的孩子”也可能羡慕你善于交流人缘好。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比较突出的优点,家长应该积极进行鼓励和引导,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是揠苗助长,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简单粗暴的比较,以至于让自己的孩子失去继续努力的信心。
是“别人家的孩子”不必洋洋得意,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也不必自惭形愧,因为将你们进行比较的,很可能只是世俗的成见,而绝非真正的公平。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柯劲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