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奥迪二手车广告引争议。在广告中婆婆在婚礼现场对新娘做出捏鼻、抓耳、扯嘴等一系列检查,网友质疑奥迪涉嫌把女性“牲口化”。目前该广告已在视频网站下线,奥迪方面尚未做出回应。(7月18日《新京报》)
其实作为看了该广告的多数围观群众,更多地是一种看热闹的心态,广告界里类似的案件数不胜数,为何奥迪这次就玩“大”了?通过负面营销让自己的关注度大幅提升,这一招早已不新鲜,好比一些赢得了票房而输了口碑的“烂片”一样,越是被“吐槽”越是让没有看过的“小伙伴”好奇,到底是能“烂”到怎样?
尽管奥迪作为一家世界级的大公司,一直以高端座驾被大众定位,但最后还是兜不住底线,堂而皇之地祭出了“大招”。将新娘挂钩二手车,用婆婆对儿媳“挑挑拣拣”来剥离人性的尺度,赤裸裸地表达了对女性歧视与侮辱,让人不免质疑,这扭曲的价值观到底想要输出什么?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越有争议的广告,越能吸引眼球,例如曾被网友调侃为十大恶俗广告之首的那句“送礼就送脑白金”,为其创造了惊人的销售额;王老吉和加多宝“红罐”之争,引发了全国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凉茶热;“难言之隐一洗了之”,“他好,我也好”道不尽家长们在孩子面前的尴尬与苦涩……
如果说广告本身影响力还是有限的,那么不计其数的网民们相互“吐槽”着实推起了新一波的高潮。基本上网民们会分为两大阵营,奥迪车主为主要代表的忠实粉和非奥迪车主以及“吃瓜群众”为代表的“黑粉”。于是,精彩的辩论大赛开始了,正方选手和反方选手展开了激烈地争夺,无尽的谩骂和指责最后,到底谁是真正的赢家?
广告的传播张力是通过热点来伸缩眼球,但是企业在广告为自己带来关注度之后,还应该考虑的是接收者对自己的口碑评价。作为市场的“活细胞”,企业所承载的社会作用伴随其实力的不断增长亦被不断扩大,庸俗的价值观必将会被理性的世人所唾弃。与奥迪齐名的其它知名汽车品牌,不乏一些经典让人回味的艺术广告,既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又抒发了浓浓暖意,一举双得,何乐而不为呢?
屎壳郎抗大旗似的负面营销玩“大”了,可能随之而来的经济利益也上来了,但是引发了人们的愤怒,口碑民心下去了,就没那么容易打捞上来了。用人们生活中产生共鸣的“痛点”来揭世俗的伤疤,一不小心露了骨,就不能用简单的“拙劣”来评价了。中国式相亲“鄙视链”喧嚣未落,这种生硬的接档,难免弄巧成拙。哗众取宠,矫揉造作,到底是福是祸?是与非还得自己细酌!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