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让78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意外成了“网红”。照片中,白发苍苍的刘先林坐在高铁二等座上,赤脚穿旧鞋,仍笔耕不辍。照片经微博发布后,引发网友点赞,有网友直呼“又见扫地僧”。记者对刘先林进行了专访,给老院士的评价是干实事不写论文,也不太注重申专利。(6月16日《新京报》)
这两天,朴素的老院士穿着旧皮鞋,坐高铁二等座修改PPT的照片刷屏了,网友们一改以往见到知识分子就“喷”,见到教授就乱取“绰号”的面目,一反常态地给老院士点赞,直呼“又见扫地僧”。媒体也及时跟进,将老院士活生生炒成了“网红”。但是,在媒体言论背后,我们却看到了褒扬一个人,而对一个群体怀着深深的恶意。诸如“老院士只干实事,不写论文”这样的说法,让部分群体心中很不是滋味。仿佛在部分媒体人士看来,写论文就不是干实事,都是做的“虚工”。媒体想给社会传递怎样的信号?要给科研工作者多少偏见?到底要给成才路设置多少羁绊?
干实事,是社会追求的目标。在体制内,经常听到某些公务人员沾沾自喜,说自己干的都是实事,不像某些岗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别人干的是“虚工”。从这样的偏见中,我们可以得知,在很多人眼里,干实事就是做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只有做这样的事情,对社会进步才有益。实际上,这种看法本身就是一种偏见。对于高校科研工作者来讲,到底什么是实事?科学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很多从事理论研究的工作者,就是从各种调查、思索中探索出新的东西,以此来指导实践,而成果的表现方式或许只有论文。而一些从事理工科的研究者,整天盯着实验器材,苦逼地重复着实验,或许数十年如一日,都很难出研究成果,我们能够说这些人做的都是虚工么?通过认真做实验,进行分析比对,并以论文加以展现,我们能够说这不是干实事么?
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任务。国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推进高等院校建设,给高校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与丰厚的物质报酬,就是为了让他们心无旁骛地进行研究。同时,以科研论文作为评价标准,本身并没有错。如果大家都想着去干实事,那么科学研究便没有存在的必要,大家都在应用行业,可能社会进步会被拖慢步伐。
人才成长非朝夕之功,对于科研院所的研究者而言,成长路上伴随着艰辛,社会不应该用外行的视角来品头论足,甚至加以伤害。媒体更不应该将写论文定义为不干实事,莫再给成才路设置绊脚石了。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梅子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