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要吃出传统文化的味道来
2017-05-29 13:11:00 来源: 长江网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与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古时人们每逢农历五月初五,便家家户户挂艾草、饮雄黄、佩香囊、吃粽子、赛龙舟……“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这些节日仪式的背后,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流传两千多年的端午节,早已成了华夏文明的独特符号,中华民族的精神烙印。

然而,不识菖蒲、艾条模样,不知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多的人仅仅只是简单地将端午节与“粽子节”画上等号。本是纪念先贤圣哲、驱邪避瘟、祈祷健康的节日,如今却只剩下吃粽子。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正在逐渐被淡忘,其背后蕴含的文化韵味也就慢慢地流失。缺少了传统文化的韵味,端午节吃粽子如何能吃出好味道呢?

不光是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等其他传统节日的氛围也在日渐式微。一方面是传统节日的讲究仪式感,对时间和地点要求比较严格,比如祈祷和祭祀。而这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下难以契合。如今的人们往往需要更灵活的时间,更便捷的地点。另一方面是过度商业化裹挟了传统节日。商家对节日的渲染等类似活动是没有文化认同与社会根基的。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中秋节吃月饼。通过饮食将传统节日与消费结合到一起,是撬开传统节日商业市场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市场一旦打开,商家又怎会花费额外的成本去挖掘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呢?

让传统节日更有“味”,必须从法律法规着手。既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做好顶层设计,牢牢把握全传统节日文化保护的普遍性,也要尊重各个地方传统节日的存在差异,因地制宜,将包括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以及有关历史、自然的知识和实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保护范围。除此之外,还需把握群众需求,创新传播方式。在立足于基本文化内涵不变的前提下,将传统节日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契合时下群众生产生活的特点,利用新媒体传播渠道,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激发传统节日活力,打造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新亮点。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弘扬古今一脉相承的端午文化,品味华夏炎黄子孙的家国情怀,是每一位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长江网网评员:陈培泽

  编辑:张亮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