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纪委官网刊发了北京门头沟原区长王洪钟的案件警示录。其中提到,他大搞拆迁和政绩工程,被老百姓鄙之以“王指倒”。媒体梳理发现,类似于“王指倒”的绰号在近些年查处的贪官身上并不鲜见,“拆迁大佐”(沈培平)、“六百帝”(万庆良)、“武爷”(武长顺)等等不一而足。(5月23日《新京报》)
绰号,又称外号、诨号,是对一个人外在形象、性格特征、处事风格等方面的高度概括,绰号之意可褒可贬。在历史上,老百姓们最善于用惟妙惟肖的绰号给贪官们“画像”,据史料记载,南朝有个太守叫梁鱼泓,他常言要搞个“四尽”:“水中鱼蟹尽,山中麋鹿尽,田中米谷尽,村中百姓尽。”因此百姓给他取绰号叫“四尽太守”;宋徽宗时期的宰相李邦彦,行为放荡,自号“李流子”。他官居高位,竟不理政事,自称理想为“赏尽天下花,踢尽天下球,做尽天下官”。首都百姓便都称呼他为“浪子宰相”。确实,透过绰号,便能一窥贪官们贪恋权财、沉迷美色、嚣张跋扈之丑态。
时至当下,个别官员的绰号也是值得玩味儿的,如不久前落马的前雅安市委书记徐孟加,因为钱多房多女人多,被戏谑为“三多书记”;云南省原副省长沈培平在大会上曾疯狂叫嚣,“同意搬迁的大大地好,不同意搬迁的大大地坏”,“谁砸我的饭碗,我就先砸他的饭碗”,被民间称为“拆迁大佐”,当成了“日本遗孤”。可见,沈培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是何等之坏。
常言道,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看人从不会走眼。基于不同的特征,他们给一方官员取的绰号,可谓是贴切非常、生动形象。颇具辛辣韵味绰号的背后蕴含的不仅仅是百姓的巧妙智慧,更是表达了对于贪官污吏们的深恶痛绝;相反地,如果官员们克己奉公、爱民如子,老百姓取的绰号那便是赞誉和美称,能让其美名远扬流传青史,“最美村支书”“当代焦裕禄”“三心干部”等,让我们看到了老百姓对于好干部的深厚情谊和热烈呼唤。
其实,对于官员们的绰号,往往不能一笑而过等闲视之,绰号反映了官员们的从政观如何,政绩观如何,群众观念如何,体现了官员们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几许,百姓对他的态度如何,反映着一些地方的民情民意。顺着“不雅”绰号的“小藤”,细细深挖,仔细发掘,说不定就能摸出贪腐的“大瓜”,做出一篇大的文章来了。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闯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