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3/5634次是成昆线上四川境内最后的两列慢车之一,从1970年成昆线通车以来就一直在运行,至今已有47年。它从普雄往返攀枝花,全程353公里,停靠26个站,票价最高25.5元,最低2元。铁路沿线交通不便的地方,每个周末,都有超过600名学生搭乘这列慢车走上求学路。这列慢车,成为了当地最大的“校车”,将一批又一批学生送出大山。(5月18日《华西都市报》)
随着火车的不断提速,特别是高铁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慢火车成为了稀缺品,逐渐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对象。
快餐、快车、快递……在这个以快著称的时代,慢火车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可是它却有着它的使命和迫切需要它守护的人群。大凉山深处,经济欠发达地区,低收入群体,慢火车或许是他们出行的唯一工具,亦或是最佳选择,尤其是慢火车低廉的价格,不至于成为当地人出行的负担。
曾几何时,我们也慢过,我们挤在“绿皮车”里,热的难受、站的脚麻、憋的喘不过气……可是它一样把我们带出了乡村,送进了城市,或是成就我们的大学梦,或是载着我们去淘金。
而今,高铁来到我们身前,高效、舒适、快捷,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选择,特别是在快节奏发展的社会里,在工作与生活重压之下,我们已近逐渐失去了慢下来的耐心,甚至慢下来已经成为了奢侈品。可是对于大凉山里的孩子们来说,他们迫切的需要这种慢,这辆大“校车”载着的是他们能够走出大山的梦想,许多孩子也都是乘着它完成的学业。
其实,像这种慢火车在全国还有很多,媒体也多有报道,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最低票价只有0.5元,哪怕只有几个人上车,慢火车也要停上一停,数十年如一日。如此运营方式真的很难说赚钱,但却充分发挥了照顾低收入群体的作用,凸显了公益属性。
在铁路企业走市场化改革道路的背景之下,能够始终坚持公益,值得点赞。同时我们在主张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应当多回头看看,有多少人还落在后面,有多少人还跟不上步伐,等一等、拉一把,通过一种慢的方式为他们提供最温情的守护。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刁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