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先生逝世。为了让中国在科学史上做出与13亿人相称的创新贡献,吴文俊直到90多岁还在努力。数学研究需要将这样的接力棒传下去,中国创新需要将这样的精神传下去。(5月8日《人民日报》)
吴文俊教授在数学领域为了“中国人有自己的研究方向”而努力,不断开辟新思路、优化新方法,可谓大师;杨洁导演用十七年的坚持,拍摄出一部《西游记》,用时间和精力为人们诠释经典的魅力,可谓大师;李万君工程师,不到十年时间,研究各项国际顶尖高铁焊接技术,攻克100多道难关、荣获21项国际专利,可谓大师……
在喧嚣浮躁的社会环境下,专注者少,工匠更为稀有,能成为吴文俊、杨洁、李万君先生这样的大师更是凤毛麟角。大师,看似普通而简单的两个字,却道出了人们发自内心的敬重。“大师精神”彰显了刻苦专研、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的崇高品质,不受环境所扰、不为世俗所动、不被利益所诱的卓越信仰。可以说,我们的发展需要大师,我们的改革更需要传承和发扬“大师精神”。
时下,我们不少人常常对“速成”的“成功学”趋之若鹜,却对专注学习、执着研究、自我深造嗤之以鼻,“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看似“智慧”之举,实则愚昧无知。一些年轻人也在过度自信中迷失了自我,将散漫视为自由、将叛逆当作资本,却将规矩看作“障碍”,谈明星、聊影视剧头头是道,讲到大师、工匠却一无所知,用其自己的话说是“关我何事”。这对当前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愈演愈烈”有着极大地“推波助澜”作用。
诚然,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交流更加频繁,联系也更加紧密,但也让不少人染上了“发展病”,盲目攀比的多了、沉心做事的少了,高谈阔论的多了、谨言慎行的少了,寻求捷径的多了,踏实作为的少了。我们固然希望后来人能够沿着大师走过的道路不断前行,但外界的干扰、误导,时代文化的“交融式”传播给社会平添了“浮躁元素”,心若不静,又如何能在慎独慎微中观察世界、研究学问呢?
时代让人们搭乘了改革发展的“便车”,高速行驶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大道之上,但“全面”能否实现,还在于各行各业的稳步推进、均衡发展,这与大师的培养、引导、发挥作用密切相关。要给大师们提供应有的社会地位,既要在薪资保障上给大师们提供足够的获得感,让实干者有实惠、付出者有收获、改革者有支持;又要在名誉上给予提升,进一步强化大师的影响力、号召力,用“大师精神”给“迷失方向”的人们点亮回归的“灯塔”。要为人们搭建肯干实干的平台,给每一个辛勤的劳动者提供更多学习、深造的机会,让争做大师成为每个实干家的毕生追求,并为之努力、奋斗。要不断挖掘各行各业的“标杆”人物,加强对“大师精神”的宣传,让人们在瞻仰榜样中向其看齐,明确发展方向、找准自身定位、强化个人技能,咬定“目标”不放松,为行业的改革、创新献计献策。
传承“大师精神”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更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只要不断传承和发扬大师们的卓越精神、先进品质,发展前行的动力就会越强劲、改革创新的斗志就会越高昂,让全社会的发展好上又好、精益求精。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储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