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知乎上发文称,美团外卖绑定微信好友关系后,可以看到对方每一份订单评价。也就是假如你周一吃了一份披萨、周二吃了一份麻辣烫、周三······甚至你在美团上买了避孕套,你的微信好友或者其它社交软件上的好友全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订餐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的偏好,因此,订单的泄露也被大多数网友认定是个人隐私的泄露。(2017年4月23日《南方都市报》)
针对此事,美团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绑定好友功能已经过用户授权,并且已通过多种方式告知用户隐私相关内容及如何停用及隐藏自己的评论等。但经过调查发现,有近八成的美团外卖用户表示并不知道自己的外卖订单信息可在朋友圈中被好友看到,这样一来,平台公司和用户明显各执一词。
造成这样一种矛盾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高速传输在一定程度上也让人们的衣食住行更加方便。现在各类软件开发公司会按照用户的不同需求研发出各类应用软件,用户每使用一个新的软件,必须要重新注册,注册的复杂程度也会根据软件的性质而有所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用户为了方便会选择绑定原来就已经注册好的、比较常用的社交软件比如QQ、微信、微博等。
另一方面,软件开发公司在注册须知以及使用条款的内容中告知用户注册时的注意事项,在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条款上也会让新用户自由勾选,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尊重了用户的选择权。但尴尬的是,这样的使用条款,常常会被用户认为是“套路”,与其它软件的使用条款相比起来是“换汤不换药”,因此用户常常会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选择忽视这些使用条款,往往都是随便看一眼便选择“同意”,殊不知,这看似随意的一个“协议行为”,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定时炸弹”,在接下来的软件使用过程中带来一系列问题。
用户注册过程中对使用条款的不仔细阅读是一方面,但这就能说明软件开发公司在“用户个人隐私泄露”这个问题上是“清白”吗?当然不是,其实用户大多数时候对使用条款“不上心”也从侧面反映出了部分软件商的“套路”之深。
比如有些软件开发商会在用户注册时以“红包”为“诱饵”,提醒新用户只需要绑定微信好友或者其它社交软件上的好友便可立即享有“新人红包”,但并未及时、详细地告知用户如何解绑。又比如,在使用条款中列出的条例,往往都是一些与用户利益无关紧要的信息,而真正与用户利益息息相关的信息,条例上却没有做出简单明了的解释,而是在与用户玩“文字游戏”,更有甚者,将这方面的信息设计在用户在短时间内不容易完成的操作程序中,似乎是在考验用户的智商与耐心。
快节奏的生活让外卖服务业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对于很多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很多人往往会放弃舒适的午餐时间,选择外卖,但同时消费者也倾注了感情上的信任,毕竟没有人会希望吃到劣质食品,更不会有人希望自己的个人隐私会因为一份外卖而泄露。遗憾的是,现在有部分软件商正在糟蹋着用户的这一份信任。
要想缓和这样的矛盾,除了用户自身要注意认真阅读软件使用条款,提高权益保护意识;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要进行监督。但最重要的还是软件开发商与合作商家在经济利益面前,莫要打法律的“擦边球”,切实尊重用户权益,少点套路,多点诚意,让消费者能够吃上一份安心的外卖。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覃锦华(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