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服务”不能总是坐等着媒体来曝光
2017-04-27 15:54:00 来源: 长江网-

在近期热播的反腐大戏《人民的名义》里,剧中人物丁义珍“别出心裁”设计出的蹲式窗口让人站也站不得,坐也坐不得,这种几乎逼得人“跪着办事”的窗口,果不其然犯了众怒。然而这只是艺术的夸张吗?未尽然。(4月26日《人民日报》)

虽说《人民的名义》仅仅是一部基于技术创作的作品,然而,凑巧的是,电视剧里面呈现出的光明区信访局办事窗口,在现实生活中活脱脱地存在,而且还不在少数,这令不少网友大呼“艺术果然来源于生活”。几乎逼得群众必须跪着办事的窗口,被网友嘲讽为“丁义珍”式的办事窗口,而提供相应服务的干部,又让不少网友联想到“孙连城”式的干部,为群众办事不但不与民方便,而且还为了自己图个舒坦,给群众设置一些堪称奇葩的障碍,把本应该便捷高效的服务变成了“奇葩服务”。

如果说现实中的“奇葩服务”,因为电视剧《人们的名义》播出而无端躺枪,还是说不过去的,毕竟这种存在有点不近人情。不过,该剧作为反腐类型的经典作品,倒是在无意之中曝光了现实版的“奇葩服务”。或许,正是因为看了电视剧,才会引起人们对“丁义珍”式这种“奇葩服务”产生质疑,进而才会进入媒体和公众视野,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真的应该感谢这部电视剧。不妨试想一下,如果不是电视剧的讽刺,现实中还不知有多少老百姓对“奇葩服务”习以为常,也不知道这些“奇葩服务”还会存在多久。

有了电视剧的写照,有了媒体的聚焦,有了网友的吐槽,凡是进入公众视野的“奇葩服务”都能得到限时整改。有的二话不说,立马就行动起来;有的虽然当时表现得不够诚恳,但是很快也作出了正面回应;还有的,公开承诺整改期限。不得不说,这些“奇葩窗口”提供的“奇葩服务”能够被及时叫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聚焦。难道,与民不便的“奇葩服务”非得靠媒体曝光,才能彻底整改吗?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奇葩服务”存在的原因。笔者认为,首当其冲的是,“孙连城”式的思想在作祟,干部为民服务根本没有站在老百姓的立场考虑问题,把应该给老百姓的方便都给了自己。其次,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或者毫无整改问题和提升质量的打算,听之任之,只要媒体不曝光、群众不举报,大可以长此以往。种种原因,无非是将自己推向“依靠媒体曝光”的被动境地。

实际上,很多干部怕的不是群众,而是媒体记者。群众问题可以坐下来慢慢谈,还有相互商量的余地。而媒体记者,大部分是通过不打招呼的形式进行暗访,只要有不合理的存在,点个鼠标就能放到网上,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大、影响之坏,轻则被扣分扣钱,重则丢官丢帽。但是,现实中,还是有很多干部算不清这笔“账”,宁可引发媒体聚焦,也不愿意自查自改。话说回来,能够令大众都觉得“奇葩”的服务,为何提供服务的干部们却显得麻木无知呢?

在群众对政务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的大形势下,我们政府部门不应该坐等群众来“挑刺”,而是应该通过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后,再反过来问问群众“哪里还需要改进”。为民服务的重点是与民方便,老百姓在这方面是最有发言权的,不能拿自我感觉良好替代群众的好评,往往群众的意见才是改进服务方式的捷径。

长江网网评员:李丁乔

编辑:张亮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