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女儿到美国留学,如今,不仅留在了美国,还和美国男友结婚。一年来,张勇一直在做女儿的工作,劝她回国,甚至拿“断绝父女关系”作为要挟,但效果不大。这让张勇觉得,这辈子做的最错误的决定就是送女儿到国外上学。“我跟她有两个星期没联系了。”张勇叹了口气。(4月18日《广州日报》)
在女儿出国的时候,张勇夫妻就给女儿划了几条红线,其中之一是,不准找外国人当男友。这其实已经暗示着,父母不希望甚至不同意女儿定居国外。但她走向远方,留学国外的时候,就不再是那个缠在父母身边的女孩,所以父母还是正视子女的成长和远行吧。
该新闻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很多网友围绕“养老”展开了争论。笔者认为,其实这位父亲追求的是“精神赡养”而非“养儿防老”。当下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健全,作为退休人员的张勇夫妻能够通过养老金获得足够的生活资料,“卖房为女儿凑学费”的悲情也并不存在,只是将家中110平方米的房子换成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两房。
张勇担忧的是,女儿定居美国后,以后可能没机会和女儿见面了,如果和唯一的女儿失去了来往,这剩下的几十年可怎么过?父亲的想法未免走向了过度悲观的极端状态,但也表达了儿女绕膝的情感诉求。“将来我们老两口老了谁来照顾”的话语,被网友称之为“图穷匕见”,但这种照顾不能等同于保姆或护工的职责,更多的是陪伴和守护。
张勇夫妻希望女儿回国工作,大概是想避免“以后要一年才能跟女儿见上一面”的窘态,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对父母多少有些单纯。不和外国人结婚,不在国外工作,但女儿也可能和外省人结婚,在外地工作。每年人流量巨大的春运,正是承载着无数个家庭、无数对父母子女相见的期盼。能不能和女儿多来往,国度的差异固然是拦路虎,但区域间的人口流动何尝不是?这位父亲,想实现他的愿望,也唯有把女儿捆绑在他身边。
子女远行之后,他们就不再是当初的孩子,在新环境中,他们构筑了自己的社交网络,重组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一切中,那些被称之为愿望、目标的想法被确立。与儿时的家乡一样,新的环境也有无法割舍的感情纽带或者利益纽带。这时候,让子女遵从父母的感情需求,是一个正确的方式吗?
有网友站在道德高地上,称“百善孝为先”,大致就是赞同“父母在,不远游”的论调。倘若这种方式得以贯彻,我们得到的也不过是一个世代安居于一地的社会,可以说是历史的倒退。一味迎合父母的感情需要,带来的也只是对自我价值的埋没和束缚。这种说法其实已经将父母子女的地位放入不同的位置,举起“孝”的大棒来摧毁子女的独立、自由。
但正视子女的成长和远行并不是要割裂亲情关系,并不是不顾另一方的感情需求。探索折中的方法是需要的,在寻找诗和远方的途中,如何不忘身后的风景,值得深思。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孔繁兴(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