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巴蜀小学6年级11班,37个孩子,每个人都会20个左右的拿手菜,这门“手艺”得益于他们从两年级就开始的一项家庭作业。一开始,孩子们不知所措,有人把菜炒成一锅汤,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厨艺越来越好,也让家长感动和欣慰。(4月16日《重庆晨报》)
有心栽花也好,无心插柳也罢,四年的坚持不懈,掌握20多道拿手菜,无疑是这些孩子人生路上的意外收获,也是孩子之幸。这项生活技能虽不能为学生的课堂成绩加分,但已经成为了他们人生中的一笔“隐形资产”。另外,田冰冰老师还赢得了社会群体的一致认可,其中不乏同行教师和学生家长。小学生集体会做拿手菜一时之间也成为了家庭教育的新范例,这是教育的意外收获,是教育之幸。
当然,该班级“不可复制”的成功并不是说生活中其他的孩子就不会做饭,在网友的评论中,就有不少家长晒出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其中就包括鼓励自己的孩子“下厨房,做家务”。但话又说回来,“拿手菜”作业能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自然也说明这种教育方式并不是常态化存在,甚至可以说生活中这样的家长占比不多。
我想,家庭教育补不上“家务劳动”这一课,既是教育理念的迟滞,也是理念付诸实践时操作的艰难。这个时代,家长们普遍觉得自己的孩子缺少劳动,也都目睹着自己的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在学习上,却不断地给下一代人扩大温室的涵盖领域,衣食住行样样不落。当然,我们也能听到家长发出这样的隐忧或感慨:如果离开我们,孩子们究竟会以何种方式生活。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心甘情愿地为孩子创造美好空间,“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现实:美国孩子每天的平均劳动时间是72分钟,韩国和英国也分别有42分钟和36分钟,但中国的孩子平均每天只有10分钟的劳动时间。人们常把劳动比作“伟大的教育者”,但是却在教育领域忘记了劳动,这种现状显然不能放任自由地发展下去。
改变仍然需要一批“田冰冰老师”来实现。在这里有额外的启发:在教会孩子劳动的问题上,除了家庭教育需要主动去要求孩子做家务以外,学校教育最好能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俄国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对学生劳动进行大量观察以后认为,要想学生付诸劳动,首先要培养学生劳动的兴趣。就如一位美国幽默作家所说的:“如果孩子不喜欢你教给他的东西,那么无论你教他什么都没有区别。”也就是说,单纯地由父母来强制要求学生做家务,学生可能并不买账。但如果像田冰冰老师一样,靠组织活动、示范和集体劳动来实现学生之间的互相促进,格局就可能大不一样了。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强德平(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