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媒体刊发题为《贵州瓮安:一座矿山挖掉地球6亿年历史》的文章,对瓮安县磷矿挖掘危及化石保护和科学研究的现象进行了报道。该文经各大主流媒体转载,形成了广泛的舆论影响,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记者从瓮安县政府办获悉,该县已经成立了针对生物群化石保护与开发的领导小组。10日上午,瓮安县委、县政府召开了专门会议,“对涉及保护点的开采已经下令停工,化石保护工作已经做了安排部署,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4月11日《科技日报》)
瓮安的北斗山,既是瓮安生物化石群的遗址所在,又蕴藏着含量丰富的磷矿石,以致成多方博弈之地:地质古生物学者希望守住此全球最古老也是唯一的动物化石基地;当地则似乎不愿割舍这座“亚洲磷仓”。而从眼下的情势来看,后者无疑占了上风。近年来,随着每天数百辆重型卡车往外运送矿石,保存着6亿年前古生物化石的山体成片坍塌,剖面被埋,倘不采取抢救性措施,整个瓮安生物群很可能将不复存在。
瓮安生物群的保护与磷矿的开采无疑是一对矛盾。就当前的技术条件及手段而言,还无法做到让两者“并行不悖”,而只能二选一。但遗憾的是,自遗址发现以来,各方似并未就这一问题达成共识。于是,依旧是“各唱各的调”:相关学者不遗余力四处呼吁保护;开采企业则夜以继日不停发掘。如此不对等的角力,自然是学者的声音难敌挖掘机的轰鸣。
据相关学者言,眼下的北斗山,已是满目疮痍。仅存的三个尚具研究价值的采样点,一个完全报废,其余两个则分别被坍塌山体全部或部分覆盖,抢救遗址已是时不我待。而这个被全球科学界所注目的瓮安生物群,之所以变得如此岌岌可危,究其原因,一是保护不力,二是利益驱动。正是两者之间的此消彼长,才造成了遗址今日的危象。
事实上,早在1998年,瓮安县磷矿采区的埃迪卡拉纪地层中即发现了大量动物化石,由此打破了国际科学界将寒武纪动物化石视为“最古老”的共识,从而将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有史可考的历史提早到大约距今6.1亿年前。从目前来看,此遗址在全球范围也属“独一无二”,其科学价值难以估量:自1998年以来,瓮安生物群的相关成果大量发表在包括英国《自然》、美国《科学》《美国科学院院刊》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即是例证。
但相对于地质古生物学者的热情,作为化石和地质遗迹保护主管的当地国土部门却是相形见拙。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内,瓮安生物群不过仅仅是学术界对其的命名,而并非保护区的称谓。也就是说,当地不但未进行立法保护,甚至连化石产地范围及核心区域划定亦不明确,就更谈不上层层上报、专家评审,乃至挂牌成立保护区了。
而利益驱动则是关键因子。享有“亚洲磷仓”之称的瓮安,其60%的财政收入来自磷矿及其附属产业,尤其是北斗山磷矿,更被视作“金山银山”。相比之下,瓮安生物群即便再具科考价值,却带不来“真金白银”,当然也就谈不上拉升经济。显而易见,正是基于当地对磷矿产业的过度依赖,导致了在遗址保护上难有作为。瓮安生物群有今日之状况,也就不难预料了。
好在通过学者呼吁及媒体报道,加上“瓮安生物群化石保护和科学研究国际研讨会”的召开,似给岌岌可危的瓮安生物群带来了生机。日前,贵州省国土厅已责令当地在划定的保护范围内暂停采矿,并在“6月底之前完成瓮安生物群化石保护区规划报告并上报”。同时,当地也专门成立了针对生物群化石保护与开发的领导小组。祈望瓮安生物群的命运由此逆转,在采取抢救性措施的基础上列入永久性保护,从而无愧为世界级的珍贵自然遗产。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徐甫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