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冯骥才日前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称,像《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这些最近很火的文化类节目,“挺好的,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尝试。可以激起人们对诗词的兴趣。但是也不要指望人们对诗歌的兴趣,靠几台节目就能起到多大作用。文化影响人,还是影响人的心灵、人的气质,这才是真正的影响,而不是做几台节目热闹热闹,炒作炒作。”(3月7日新京报)
其实,冯委员的担心不是多余的。电视台做这类节目,除了电视台担当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之外,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关注所谓的收视率。一些电视台之前有很多好的或比较好的节目,对于传播正能量或者历史文化起着不错的导向作用,但收视率不高,久而久之这个节目就消失了。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确算得上火了一把,收视率如何不得而知,但至少是在媒体上对此有比较多的正面评价,换句话说,就是支持率比较高。
诗歌作为历史传统文化中非常优秀的一枝,一直影响着国人为之孜孜不倦地学习。近些年来,虽然它的影响有些淡化,读者群体在减少,但就像春天的火种,只要时间、气候适宜,就会燃烧起来。而事实上,无论是在家庭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中,还是在学生的义务教育课本里,一直都为诗歌留有一席之地——古代的、现代的。
当然也应该承认,诗歌衰落或者说处于“低潮期”,从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整个社会以及人们生活的变化。当下的人们的文化形式更加多元,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比之过去较单一的生活方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就现在的教育来讲,有个词叫“应试教育”,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学生以及他们/她们成年之后的喜好和阅读方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江山易改,文化难移。作为血脉、根和魂,就需要世代传承,就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就包括了诗歌。电视台也好,其他媒体也好,立足于文化传播开办诗歌等文化类节目是历史责任和担当。诗歌就像一个物种,已经存在了千百年,如果在我们这代人或几代人手上消失了,这是不好向我们的后代交待的。
几台节目当然难以使大家都对诗歌感兴趣。如果我们的媒体都来办这样的类似节目,就像近年来央视办百姓参与度极高的《星光大道》等节目那样,把普通老百姓都吸引到节目中来,大家对诗歌等这样的文化兴趣就会增加。如果我们更多的传统媒体少一点利益思维,多一点文化影响责任,能够让诗歌这样的文化形式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有一席之地,诗歌的春天将又会到来。
但愿我们媒体开办的诗歌类文化节目不是“热闹热闹,炒作炒作”,而是真正的让诗歌这样的流行了千百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稿源:荆楚网
作者:易楚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