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放:“文化啃老”般的“故里之争”何时休?
2017-02-26 10:13:00 来源:荆楚网

2月15日、16日,浙江省诸暨市史志办和诸暨市人民政府分别给浙江省方志办、萧山区政府致公函:要求其维护历史真实,撤销或更改《萧山市志》造假“西施故里”的所有内容。更让诸暨百姓激愤的是:2017年新年伊始,萧山有关部门在省城杭州地铁2号线上,轰轰烈烈地打出宣传语:千年古镇,西施故里,活力临浦!诸暨认为这是真正的虚假广告。(2月25日《光明日报》)

不管诸暨或萧山谁才是“正宗”的西施故里,这起“故里之争”已显得一地鸡毛。这还是本省之争,要是两省之争,还不知要争得如何惨烈!恐怕谁都知道,故里之争其实就是利益之争,各地都想让历史名人故里、遗址等,成为发展地方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助推器,这可以理解。但是,像这样对故里之争争得脖粗脸红,甚至撕破脸皮,恶语相向,是不是显得有些两败俱伤呢?历史名人故居的真伪问题广泛存在,就连文字记载的历史都存在很大争议,说谁是正宗都很难令人信服。

对历史的考证,不能由民间主导,而是要靠历史学家在国家层面认可下主导才行,否则,就是地方利益群体在争,而争来争去也没有个令所有人都信服的结论。因此,在呼吁国家对历史遗迹、故里等所在地纷争上,尽快拿出一个解决办法来。考证历史,不是行政之事,而该属于学术范围,不该是公共现象,而该是学术担当,超出了学术范围,再争论也没有实际意义。历史不能虚构,在挖掘历史文化时,一定要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有起码的尊重,否则,非但不能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有任何好处,反倒是对历史文化的戕害。

“名人故里”之争,就是利字当先的畸形发展观所致,也是当下只靠稀释或颠覆历史、争夺古遗址来吸引大众注意力的文化现象,没有表现出当今中国文化应有的创造力。说穿了,故里之争就是“文化啃老”。谁都知道如今有“啃老族”,那是对某些年轻人不思进取,或出于无奈无法经济上独立而不得不依靠自己的父母生活的一种现象。而“文化啃老”,就是对传统文化遗址的盲目依赖,也是对文化创新的极端不自信所,使地方发展政绩的冲动,深深陷入庸俗化和功利化。一些地方认为,只要给本地贴上了“名人遗址”的标签,就会吸引海内外投资,获得源源不断的旅游收入,振兴地方经济,等等,但这仅是一个方面而已,

发展地方经济,振兴旅游业等,不仅要靠吃祖宗的老本、肯文化的老本,更要靠自身的魄力、智慧、创新。过度依赖名人故里这一做法,弄不好反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滞后,使“好事”偏离方向。其实,就是那些名人故里,里面真的就有很多值得挖掘的东西吗?多少糟粕、多少“伪精华”需要过滤和筛选。花木兰本身的正能量毋庸言说,而潘金莲的故居里有多少值得挖掘的正能量,就非常值得商榷。文化本就无“新”与“旧”之分。如果“文化啃老”带来的都是些开发、利用等陪衬,而不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带来的是项目、工程、旅游区的乌烟瘴气,那就不是“故里”该有的要义,而是赤裸裸的商业利益。

“文化啃老”就像当今“炒冷饭”的影视银屏一样,翻拍名著不断,可有几个算得上“经典”?躺在老祖宗的历史文化遗产上坐地圈钱心态需要破除。“文化啃老”既是对文化创新的畏惧,也是对历史名人的过度消费。文化,应该是细雨润无声,而不是急功近利的浮躁。厚古薄今要不得,不去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不可取;而受利益驱使死命“啃老”文化也要不得,都是对历史文化的不敬、亵渎、戕害。仰视、敬畏、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并努力去创造新文化,才是正途。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天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