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孩子砸锅卖铁赏网红谁之过?
2017-02-20 10:43:00 来源:荆楚网

近日,家住上海松江区的孙女士打开微信支付功能,突然发现自己微信钱包中少了2万块钱。随后,一查微信支付绑定的银行卡余额,她更加吃惊,自己的25万元血汗钱竟然全都“不翼而飞”了。而此后女儿出现了种种反常表现,再三追问之下,13岁的女儿最后承认:是自己偷用家长的手机,通过一款APP购买了大量“K币”打赏给了网络男主播。(2月19日央视新闻)

古人掷果盈车,现代粉丝亦在手机上刷飞机游艇樱花雨。小粉丝为博男主播一笑,砸锅卖铁地刷不停,不过是“疯狂粉丝”的新戏而已。

事儿看似不大,却很有典型性。

2016年4月8日,福建省12岁的男孩为讨自己喜欢的主播开心,偷拿母亲手机充钱购买昂贵的虚拟物品送给主播,一个月花了近3万元。2016年10月7日至11月27日,浙江丽水14岁的男孩小明打赏5名游戏主播为其代玩手机游戏,共计花费3万余元……这些偶发的个案如果配合以下数字来看,或许就多了几分“必然性”: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月12月,我国19岁以下的网民达1.7亿,约占全体网民的23.4%,其中染上网瘾,成为网游控、手机控的情况所在多有。

孩子小手一点,家长倾家荡产。可是,这冲动的责任,只能未成年人的孩子来埋单?

25万元血汗钱“不翼而飞”,倒也不是眨眼之间蒸发掉的。孩子为什么要拿父母手机玩呢,是因为“放学就是学校的作业都是发在妈妈的那个微信上面的”;孩子为何轻易就把钱花出去了,是因为“支付密码跟她的锁屏密码一样都是试出来的”;至于25万块钱妈妈要挣多长时间,孩子也非常清楚的知道是“几年”……在这个链条上,孩子的财商、家长的监护责任、校方的网络安全义务,都显得异常苍白而稀薄。

不妨反问几个现实的问题吧:比如现在的家庭作业,动用QQ群和微信群的越来越司空见惯,那么,学校有没有意识到,这些社交软件很多是与家庭银行卡绑定在一起的,一旦被诱导消费,孩子分分钟就能“散尽千金”?比如作为家长来说,明知手机绑定了银行卡,以近乎不设防地姿态让孩子玩转手机,考虑过后果了吗?互联网进入中国20多年,网络原住民群体越来越庞大,如果系统性安全意识仍停留在事后责罚阶段,虽足够悲情,却大而无当。

2016年,上海市组织了一批信息安全的专家,深入到部分学校,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网络安全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发现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普遍薄弱。问题是,网络安全意识不是遗传类的DNA,更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差不多在每个平台有15%左右都是未成年人在观看这样的网络直播”,于此背景之下,如果仍指望孩子粗放的行为自觉来保卫家长的手机,这跟牛栏关猫又有何差别?

网络强国,先得是安全之地。在17日召开的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上,顶层设计要求“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提高网络安全保障水平”。青少年网络安全,不能总靠惨烈的个案来教育。前不久有媒体报道称,在新“网络校园项目(Cyber Schools Programme)”之下,英国将有成千上万名青少年获得网络安全培训的机会,英国政府更为“网络校园项目”提供了2000万英镑资金。对中国而言,构建公共与公益性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网络,也许比灭火式地追讨或索偿重要得多。

稿源:荆楚网

作者:邓海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