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放:回家“被嫌弃”的大学生绝非主流
2017-01-31 09:36:00 来源:荆楚网

近几天,一条《一天躺床20小时 大学生放假回家被“嫌弃”》的消息很火。大学生这样抱怨:“我严重怀疑自己回的是个假家,遇到的是个假妈,一天到晚被嫌弃,早上不起啊,晚上不睡啊,见人不打招呼啊……”有大学生表示,放假了,他们和父母相处却不像想象中那么愉快。记者调查发现,大学生被家长“嫌弃”的原因相对集中:房间脏乱差、作息不健康、让做点事喊不动。又高校老师建议,大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每天抽点时间陪爸妈,偶尔参与家务劳动。

有媒体评论称,大学生过年回家的这些行为主要怪父母,因为从小到大,孩子学习任务繁重,父母包揽了除学习之外的一切,如打扫卫生、叠被子、洗衣服等,孩子几乎不参与任何家务。父母们的考虑是,孩子学习累,要全力以赴学习,考上好大学是第一要务。由此,上大学后孩子缺乏感恩心理,大学生很多被父母“嫌弃”的习惯,正是由于父母的“溺爱”、包办代替养成的。而且,孩子上大学或大学毕业后还遭父母“逼婚”。总之,孩子变成这样,都是父母当年埋下的“种子”。

上述言论看似有些道理,却也不尽然。家庭教育的确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但也是随着孩子们的长大,以及进入社会后在不断改变的,因为除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这个大课堂是一个更实际的教育场所;社会大课堂会把孩子们的很多毛病都改掉。当然,社会大课堂也有可能给孩子们增添新毛病,但如果是正常人且是受过一些教育的大学生,从经验上来看,一般都会向着“懂事理”,而不是朝着“一躺就是20个小时”的方向发展。

家庭教育是核心教育,尤其是在为人方面起到的作用无可替代。孩子的品德与家庭教育关系最大,即孩子的品德养成主要靠家庭的教育和熏染。然而,孩子并不是永远长不大的“巨婴”,在外摸爬滚打后一身“伤病”的年轻人回家后,如果还是不思进取,整天躺在被窝里玩手机,那只能是“自作自受”了。别说是毕业后的大学生,就是在校大学生也是成人,该怎么做,这些大学生心里很清楚,是否该有责任感和独立意识,大学生心知肚明。

如果年轻人在亲情上都显得麻木,那就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学校教育的失位,社会教育的缺失,这么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年轻人不令人失望都难。媒体报道的所谓“一天躺床20小时”的年轻人,其实并不是大多数。如果到处都是这样的年轻人,社会就无法进步了,中国也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父母“嫌弃”懒惰的大学生,这里有“代沟”的问题,可也绝不相信那些躺被窝里20个小时、不叠被、房间像狗窝、不珍惜父母劳动的年轻人是主流,否则,这个社会就退步了,而目前蒸蒸日上的社会就是由包括这些年轻人在内的人在推动。虽然被媒体报道的一部分“有毛病”的年轻人的确存在,但绝非社会主流。而且,随着这些年轻人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的增加,多数人一定会“改邪归正”。

据报道,某大学生回家后声称:“我严重怀疑自己回的是个假家,遇到的是个假妈,一天到晚被嫌弃,早上不起啊,午饭不吃啊,晚上不睡啊,见人不打招呼啊……”用“不孝之子”形容这样的大学生一点不为过。让你早起吃午饭晚上睡觉不就是对你的关心备至;见人打招呼是基本礼节,难道受了点教育的大学生连起码的礼貌都不要了?如果连这都不懂,还不感到羞耻?父母没准儿在想:“我们是不是养了个‘假儿子(假女儿)’?”如果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还是不懂人间冷暖和真情,这既是家庭教育的缺位、学校教育的缺憾,更是社会教育和熏陶的彻底失败。好在并非所有年轻人都这么不争气!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天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