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齐超:大学助学金,还应有追回和追责机制
2017-01-24 10:09:00 来源:荆楚网

日前,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坚决杜绝将“助学金”变成“奖学金”或用“助学金”代替“奖学金”的行为。开展调查时,保护受助学生尊严,不能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各高校应采用大数据分析、个别访谈等方式,深入、直观地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及时发现那些困难但未受助、不困难却受助的学生,及时纠正认定结果存在的偏差。(1月23日新华网)

社会上,偶尔会出行“开宝马吃低保”的奇葩现象,损伤了政府帮扶贫困家庭的善政之善意。而在大学校园里,助学金发放也频频出现问题——要么是筛选工作简单粗暴,不顾学生尊严,让他们在广众之下诉苦比穷;要么,不去筛选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而是将助学金平均分配给所有学生。这些做法,无疑都会让政府的助学善意受伤害。

大家知道,大学生们都已成年,他们更加顾及自己的尊严,让他们自揭“家丑”已是一种伤害,再把这些隐私袒露给公众,他们会更加难为情。那些真正需求帮助的贫困学生,或许会因此而拒绝申请救助;与贫困且自尊心强的学生不同的是,有些非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反而视助学金为唐僧肉,他们用虚假的申请材料欺骗学校评审组,靠手段获得了助学金,却把这些钱用在了学习之外,岂不是可惜又可恨?

显然,贫困大学生申请助学金时,尊重和救助一个都不能少。大学生助学金之所以出行以上的那些问题,说到底还是学校在筛选、认定需要救助的学生时并没有走心。如今,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个学校重视这项工作,提高思想认识,采取科学灵活的调查方式,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于是对以往认定贫困学生粗暴做法以及工作态度不走心的纠偏。

在笔者看来,建立有序公平的助学金制度,还应认真落实追责和追回机制。现实中,即便发现了一些助学金方面的问题,比如有学生申报材料造假,比如学校领导工作不力,助学金没有被追回,申报造假造假的学生没有被处罚,工作不力的学校领导也毛发无伤,助学金焉能不出事?所有,除了坚持资助项目、申请条件、评审过程、资助结果这“四公开”之外,还应有助学金追回和责任追究机制。既然想违规冒领助学金,就该让他们受到惩戒,哪怕是轻微的,否则,谁还拿贫困生认定和助学金发放当回事呢?

稿源:荆楚网

作者:黄齐超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