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凯里学院出台“十条禁令”,引发学生和网友的热议。“严禁校外留宿、严禁未婚同居、严禁从事非法陪侍活动”……“十条禁令”最后注明,“若违反以上规定将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现在法律都没有非法同居罪了,学校凭什么发布这个禁令?”凯里学院大二学生钟文说。除了情侣租房外,考研学生也是凯里学院租房“主力军”,禁令对这部分学生也造成了影响。(1月1日《华商报》)
校外留宿、未婚同居既不安全,也给学校管理带来混乱,凯里大学出台“十条禁令”,有良善的初衷,这一点没人怀疑。同时,网友们几乎一致地赞同和支持,表达了大家对高校学生婚前同居这一现状的担忧。不过,校规是约束学生,理当争取学生的理解和支持,这才是王道。显然,如果连学生都不待见校规,那么,这样的校规就有了反思的必要。
且不说禁令会误伤一部分在校外租房的考研生,单就禁止婚前性行为来看,也需要当事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啊。新闻后的跟帖留言显示,支持学校做法的人占了优势,然而,这些网友有多少是凯里大学的学生呢?从他们反馈信息的内容和口吻看,那些赞同学校做法的网友多半是父母,他们对子女是爱之深恨之切,因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与凯里大学站在同一立场上。
应当承认,一部分年轻人的婚前性行为存在着鲁莽和任性,有着学习任务的大学生更需要谨慎。从这一点分析,凯里大学的做法当然是似乎应当被认可。可是,如果真是这样,为何没有更多的大学也出台如此占据舆论高地的校规呢?刚开始制定就引发了热议,一旦有涉事学生被开除学籍,引发的争议必然更大,校规能否执行,就成了问题。
其实,严格的校规未必能切实落实。首先,倘若学生大规模抵制,校规可能成为一柄漏伞;其次,可操作性不强,靠查寝室未必能长远;再者,校规只是管理手段,不应替代教育。高校要多给大学生传授婚姻恋爱的精神内涵,让学生懂得保护自己、珍惜自己。
校规替代不了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所以,在笔者看来,凯里大学应当首先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争取他们的理解,才可能让校规真正成为“校规”,而非霸道地先斩后奏,或者无视学生的看法。校方可借助学生家长赞同这个做法的优势,借力发力,寻找认同校规的最大公约数,双方共同说服学生。
稿源:荆楚网
作者:黄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