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推荐丨音符上的中国:七七事变85周年祭
2022-07-07 20:42:00 来源: 武汉图书馆




  永定河,出西山,
  碧水环绕北京湾
  ……
  卢沟桥,狮子吼,
  宛平城头浴血战。
  中国人,意志坚,
  重整河山换新天
  ……
  ——童谣《卢沟谣》


  1937年7月7日夜里,永定河畔,卢沟桥边,驻丰台的日军正在进行夜间军事演习。日军诡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卢沟桥东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词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驻守宛平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七七事变”后,中国军民奋起反抗,全民族抗战的序幕逐渐拉开。从那时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数中华儿女穿过弥漫的硝烟,冒着敌人的炮火,视死如归,共赴国难。而文化界人士则把自己的才华和爱国情怀写作文字、化作音符,传遍中华大地。
  1938年秋冬,诗人光未然率领抗敌演剧队奔走于黄河两岸,目睹了船夫们与惊涛骇浪博斗的场景。他深受震撼,创作了长诗《黄河吟》。第二年,作曲家冼星海在听到这首长诗的朗诵后激动不已,决定为其谱曲。在简陋的窑洞里,冼星海呕心沥血6个昼夜,终于成就了这部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


  《黄河船夫曲》
  《黄河船夫曲》是一首惊心动魄的战歌,以黄河船夫号子为音调素材,一领众和,气势磅礴,描绘了船夫们与惊涛骇浪搏击的动人场面,象征了中国人民必然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念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黄河颂》
  《黄河颂》是一首对黄河和祖国母亲的热情颂歌,音乐壮阔而深情,上半部分节奏宽广平稳,歌唱了黄河的雄姿。下半部分以热情奔放的旋律,赞美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一首配乐诗朗诵,痛诉了民族的灾难,歌颂时代的英雄,音乐上往往略去此乐章。




  《黄水谣》
  《黄水谣》是一首歌谣式的抒情叙事曲,音调朴素优美,平易动人。第一段抒情而深切,描述了黄河两岸人民安宁平静的生活。中段情绪急转直下,变为悲痛的呻吟,表现了日寇对人民的践踏。第三段情绪更为凄凉,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整部作品的悲剧性和戏剧的矛盾也由此展开。




  《河边对口曲》
  《河边对口曲》吸取了山西民歌音调,亲切自然,富于乡土气息。整个乐章采用乐段反复的结构形式,通过两个流亡者的对唱形式,讲述了流亡百姓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的悲惨遭遇,显示了“打回老家去”的斗争决心。




  《黄河怨》
  《黄河怨》是一首女声独唱,音调悲惨缠绵,唱出了沦陷区妇女的痛苦和哀怨,是全曲戏剧性最强的一段。它描述了一位被日寇侮辱践踏、家破人亡的妇女,绝望地投入滚滚黄河。




  《保卫黄河》
  《保卫黄河》是全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作品,歌曲采用了“卡农”的复调手法,给人一种此起彼伏、群情激奋、万马奔腾的艺术效果,象征着抗日力量的壮大和不可阻挡,表现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的英雄事迹,激励了无数国人。




  《怒吼吧,黄河》
  混声合唱《怒吼吧,黄河》是整部大合唱的终曲,也是全曲的高潮。愤怒的情绪、坚定的节奏、丰满的合唱,以及气吞山河的气势推动音乐达到最高潮,描述了全民抗战的战争态势,象征东方巨人为最后胜利发出的怒吼和呐喊。


  “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这部作品激发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
  是一个民族在面对屈辱时发出的怒吼,
  成为抗战时期的时代最强音!
  沧海桑田,时光流传,
  那些曾经跳动的音符、吹奏的号角,
  如今依然响彻寰宇。
  参考文献:金冲及,《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的开端》,人民日报,2017年7月7日
  如何聆听更 多音乐?
  馆外(IP网络)访问
  第一步:进入我馆数字资源网站http://zyfw.whlib.org.cn/
  第二步:使用读者证账号登录
  第三步:进入 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
  馆内(IP网络)访问
  第一步:进入我馆数字资源网站http://zyfw.whlib.org.cn/
  第二步:进入 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可直达数字资源网站* @库客音乐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