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APP原创首发,十档行情Level-2免费送!
作者:格隆汇·52赫兹鲸鱼
一、联想之凉凉
1,捅刀华为?
这几日,关于 “联想反对华为,站队高通”的传言,让联想被千夫所指。这本是发生在2016年的一则旧闻,如今却又被翻了出来,联想的澄清稿虽然放出来了,但效果不大。各路“爱国小粉红们”的声讨,硬是逼得杨元庆在朋友圈里和大家论“爱国”,舵手柳传志也发布了最新的呐喊音频.......
在这里多说一句:针对网上的多个版本,一个技术博主在深扒了大量资料之后表明:在关键的短码之争上,华为vs 高通最后输赢并不是由票数决定的,而是由票数的权重决定,很多人都没有思考这个重要的因素,这种情况下,联想的影响是有限的。事件的另一位主角—华为最新的公告也是力挺联想的,认为联想的行为没毛病的,卖国这个帽子不能随便乱扣。
在此次事件中,有趣的是,联想几乎是被是网民们吊打的。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仅从表象上看,至少是表明联想这家盛名在外的科技企业,在本土公众的心中,企业形象和品牌认知是有问题的,无论是实际业务,还是资本市场的表现。
白色线是联想的股价走势
2,遭恒生踢群,沦为最差的科技股
比起这次事件,可能让联想更加难以启齿的是:5月4日,香港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联想集团将被剔除出恒生指数成分股,取而代之的是石药集团。这不能怪恒指太无情,自从2013年3月被纳入恒生指数成份股以来,联想集团股价已经下跌了56%,而恒生指数在这期间上涨了接近50%。跟据彭博计算,在过去十年之中被剔除出恒生指数的公司,在剔除之前股价跌幅的中值是48%。联想这个跌幅这在彭博统计的171只全球科技股中表现是最差的。
联想股价这一路的大暴走,与其智能手机市场溃败,PC市场表现乏善可陈的宏观大背景是息息相关的!智能手机这一块,联想在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排名中,全球排名第8,市场份额仅为2%左右,同比下跌2%。在国内市场更是全面溃败,据GFK的数据,联想手机在国内市场销量仅为179万部,市场份额不足1%。个人电脑PC业务作为联想的核心业务,这些年受到智能手机的冲击,出货量是在不断下滑的。而联想的PC 端的表现呢,根据IDC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惠普再次超过联想成为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
智能手机市场全面大溃败
作为联想早年产品的重度用户,笔者第一款智能手机是联想的,家里联想的那款经典小黑本笔记本电脑也陪笔者渡过了漫长的时光,笔者逐渐被万恶的苹果主义给洗脑,禁不住思考,联想到底怎么了?
二、时代与联想,谁抛弃了谁?
每每联想被拖出来鞭尸,隔壁家的三好生, 华为,必然被推出来与之对比。我们会用华为的注重技术的长远战略(华为早前崇尚“技—工—贸”路线,认为技术应该先行),来嘲讽联想集团是一家没有技术的公司,其战略“贸- 工- 技”(更侧重于营销推广和渠道,以运营驱动为主)决定了联想今天的衰败。但笔者翻看一下任正非和柳传志创业时各自的背景,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
(1)联想的上半场
1980年左右,联想的前身——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这家公司是由中科院计算机所创办,妥妥的国家队,柳传志实际上掌事者,在技术方面,国内顶尖的计算机专家倪光南掌舵研发部,他的手里有一个秘密武器:LX-80汉字图形微型机,也就是后来知名的联想汉卡,这款汉卡比当时市场上的汉卡领先了一个时代。联想汉卡一推出市场,就颠覆了整个市场的格局,给公司带来巨额的利润,这就是联想崛起第一阶段的核武器,这个阶段的联想是有技术基因的。
任正非创业晚了几年,因为一个偶然的契机,它进入到了高科技的通信设备行业——他们获得了某香港公司的程控交换机渠道代理权。(注意,华为和联想都有涉及这个程控交换机)。
很快随着电脑技术的进步,联想汉卡逐渐到了产品生命的末期,联想一直高速膨胀,从1884年—1994年这黄金十年中,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可以接棒的战略业务。这期间联想在通过汉卡赚的盆满钵满后,柳传志不是没有过折腾,定下了“多种经营”的思路,也广撒网布局,看看哪一颗能够得到好收成。他们做过房地产,做过农业,做过租车,甚至还做过程控交换机。
1994年前后,联想与华为彼此生命的分岔点来临:
这一年微软在计算机领域搅起了铺天盖地的革命,整个计算机领域开始由硬件向软件过渡。在倪光南的坚持下,在当时联想有限的研发资金的情况下,投入很多资金做多个领域的技术研发,其中包括交换机,最后研发结果不容乐观,联想其他方面的投资也不容乐观。CTO倪光南开始了与CEO柳传志的“技术与贸易”到底哪个先行的争论,最后倪光南离联想而去,在柳传志的带领下,奠定了发展PC的道路,广铺销售渠道,注重运营在PC市场一路狂蹦。同年,联想上市。
那几年,依靠中国人口红利带来的消费市场,联想的营收年年新高,联想股价一路高涨。几年之后,联想上演一场”蛇吞象“的国际并购震惊了全球,通过收购IBM的PC业务,联想PC个人电脑业务迅速登顶销量第一的宝座,PC市场的成功奠定了联想全球化布局的基础,联想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计算机公司。
我们回过头来看华为,由于早期公司体量小,华为其交换机主打低端市场,产品的性价比是其立足的唯一本钱。很快华为就面临了高端品牌的产品的攻击,到1994年,华为没有选择,要么生,要么死,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往上走,花大价钱做研发,自己攻破技术才能活下来,任正非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一款叫C&C08的产品中.......在旧的程控交换机市场技术成熟后,新的3G技术开始起步,华为凭借积累的技术抓住这个机会迅速起飞。
时至今日,联想PC业务和智能手机的下滑,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因为:联想“贸- 工- 技”的路线导致联想没有技术基因,但是我们都忽视了,华为和联想做出选择的时代大背景。华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通信业当时面临的机遇有莫大关系:当时国际厂商对程控交换机的放松警惕,而中国提供了巨大市场和政府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通信设备是一个B2B市场,这个市场玩家的数量并不多,为华为基于廉价的人力成本打人海攻坚战提供了条件。而在通信设备之外,当时很难看到还有这样规模巨大且提供进入窗口期的科技行业创业机会。
相反,联想面对的PC业务已经走向成熟阶段,在90年代中期,计算机当时面对的大背景是由商用向个人市场过渡,中国这个巨大消费市场,联想必然要抓住。而技术方面,虽然软件技术刚刚开始发展,但是美国巨头们已经将技术开发标准已经制定完毕,联想即使投入大量资源,在没有先发优势的情况下,走技术先行这条路前景并不乐观。相反,快速征战中国个人电脑市场,是看得见的利好。贸工技路线对于初期资金实力不够强、研发实力处于弱势的企业是很合理,也很必要的路径。
到这里,无论是“贸- 工- 技”,还是“技- 工- 贸”的路线,都让联想和华为迅速起飞,无论是柳传志还是任正非他们都做出了时代大背景之下,那个阶段对企业最有利的抉择。
(2)联想的下半场
要是我们就看PC整机市场,联想无疑做的非常出色,可是作为一家30多年的老牌企业,中国科技企业中的脸面与名片,联想时至今日却让人失望。
2001年,杨元庆从联想教父手柳传志的手中,接过联想的帅印。在他执掌联想的头几年,表现还是不错的:联想不仅拿回了与IBM PC合并过程中流失的份额,还登上了PC业的头把交椅。可是很快,联想不得不面临的时代大背景是:智能手机横空出世,全球PC出货量很快被智能手机赶超,PC 的出货量陷入负增长........
智能手机的大潮滚滚而来,联想却频频失足。联想真正做智能手机是2002年,后来又因为战略原因将移动业务给砍掉了,到2010年,联想才真正进入移动互联网智能机领域,中间虽然落后了几年,但是凭借良好的运营商和供应链关系(联想主要是想运营商铺货),联想还是很快跻身国产智能机四强。
2014年,联想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位居国产手机里面的第一名。同年,以29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获得其2000项专利,以谋求向全球进军。但事实的发展并不如愿,随着运营商政策的变化,补贴的大幅减少使得联想等原来依赖运营商渠道的厂商,直接面对消费者市场,而这恰恰是联想的弱项。
小米、荣耀、魅族等互联网手机品牌却已经快速成长,成为不容忽略的新兴力量。与他们清晰的品牌策略相比,联想杂乱的品牌:乐phone、联想、乐檬、vibe、zuk、moto等,很快让消费者懵逼。而苹果,三星等品牌又在高端领域对联想进行进一步绞杀。
这样的组合杀之下,没多久联想的手机就溃不成军!联想在智能手机业务上陷入衰退泥潭。而与此同时,联想内部对智能手机业务的人事调整,进入了从未有过的频繁期,联想从泥潭里爬出来的内部支撑和外援,都没了。
很明显,联想的问题,是出在这个阶段:
联想在智能手机这个阶段,表现出来的路径依赖问题,是值得深思的。总结来看,联想仍然在用做PC的思路做移动端。但是与PC不同,移动端的更新迭代时间更为迅速,著名的摩尔定律主宰着这个行业。
在“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的黄金时代,主要销售渠道仍靠线下代理制,几乎没有网络渠道,运营商向手机厂商提出设计要求,并提供大量补贴,甚至承销。只要有运营商合作,赚钱易如反掌,摩尔定律似乎并不起作用。但在2014年初,中国移动向产业链传达了3G向4G手机的换代需求。同时,三大运营商纷纷大幅削减了以终端补贴为主的营销费用,将有限的补贴资源扩展到更多非定制机和渠道。联想们躺着赚钱的时光就一去不返了。手机供应商要各凭本事,在销售渠道和技术上见真章了。
华为通过过硬的技术,自我革命活了下来,后起之秀vivo、OPPO、小米等通过对渠道的理解与钻研,得出了适合移动互联网市场的营销策略,也混的风生水起。而联想技术本身不见长,之前主打的代理机制是单向性的销售模式,其特性决定了永远无法真正地触达用户,没什么互联网思维。
除了路径依赖,最要命的是:联想还有战略依赖的毛病。华平投资的黄若曾说过:“任何一家企业在一种商业形态的成功往往会成为进入下一个商业形态时的障碍。”
一直以来,联想都是一家以销售为王的公司,而不是一家以核心技术、以工程师为核心的公司。说联想是高科技企业不假,但是过去十几年,联想几乎完美的错过互联网的所有风口。联想一直希望以收购的方式获得技术,但是一家技术底蕴不够的公司,是很难将技术与产品真正融合。所以收购来的IBM、摩托罗拉的部门可以给其带来一时的技术提升,却不能给联想带来的可持续的创新能力。而作为一家缺乏核心技术支撑、以市场导向的公司,联想本来应该未雨绸缪,趁早寻找新的机会并培育新的增长点,而不是沉浸在PC业全球整合带来的暂时性迷幻中。
联想的大企业病,也在这个阶段表现的淋漓尽致。有着中国企业家教父的柳传志,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联想早年有着堪称豪华的人才阵容,融创集团董事长孙宏斌,乐视网新任CEO梁军都出自联想门下,联想这个阵容堪称豪华。
杨元庆执掌联想,到后期,整个企业架构繁杂,内耗严重。很直观的一个表现是,联想在互联网兴起的十几年中,对很多领域都有过布局,但是高端人才却都流失了。
在这里,我想补充一点是,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对柳传志在一个访谈中说出的一句话映像很深刻:“1980年代,电脑行业最大的公司是IBM,后面是DEC、王安、HP。可是今天,IBM的硬件业务已经不存在了,DEC因为开发alpha芯片,花光了积蓄却没有效益,最终也把自己拖垮了。技术是很重要,但是企业的发展是一场长跑,只有活下来,才能谈理想。“可见,安全性才是柳传志考虑的第一位,高风险是不符合他的收益预期的。
如果用投资风格的派系来打比方,柳传志是属于巴菲特那一派的。就如当初在选择接班人的过程中,柳传志最终还是没有选择亲如父子但是激进、不走常规路线的准太子孙宏斌,而是让稳当、执行力强的杨元庆上位。但是,巴菲特最擅长的是金融,消费品这类生命周期长的企业,而联想是顶着科技公司的牌子,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行业,从亚马逊,特斯拉到华为,腾讯,他们的掌舵手无不有一颗偏执的心。
联想为何会到今天这一步?时代大背景、PC行业的特质,决定了联想早前做出路径选择和当前的萎靡。
科技企业是一个高速更迭的行业,企业要想基业长青本身是个伪命题。但是不是没有续命的法子呢,有!但是联想的路径依赖,导致其没有对新技术做出快速反映。而其管理架构的问题 + 管理层的认知,并没有及时把联想从泥淖中拖出来,这些都加速了联想的衰败。
▌ 三、联想的价值
对于投资者来说,联想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无论是PC业务还是智能手机业务,它们两者的出货量都进入下滑阶段,这也是联想不得不面对的时代大背景。
昨日在锤子的发布会上,罗永浩也表达了他的电脑业务的”兴趣“,这至少说明了,联想的核心基本盘,也不是没有外部威胁的,在联想出现新的驱动力之前,对于投资者来说,很难再有成长性的价值。不过如果我们将联想当作一个消费品牌,联想和苹果一样,仍然有机会。
而对于联想来说,其核心业务PC部门在市场上仍然占据着头部地位,能够给其提供稳定的现金流。现在的联想不是没有机会扭转局面。在互联网浪潮中摔了一大跤的联想,在物联网浪潮中也有布局——如果联想抓住智能硬件的机会,抢夺连接器的位置,未来依然有联想。
▌小结
联想曾经有一句响彻中国的广告词:“人类没了联想,会怎么样?”在万千用户的心中,联想代表着我们征战世界的武器,它是最美好的一个梦想。联想呢,它不是没有过梦想,它也不是没有过实现梦想的机会,只是搞砸了它!希望联想捡起它的梦想,用行动证明”人类不会没了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