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广西财政高度重视“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根据“中国制造2025”相关规划和战略布局,做好财政规划,结合项目推进速度,整体谋划投资规模、结构和进程,积极完善财政专项体系,从两化融合、绿色转型、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等设立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等多项资金,保证财政支持的制度化机制化,大力支持“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为持续营造“三大生态”、加快实现“两个建成”、扎实推进富民强桂,奋力谱写新时代广西发展新篇章夯实基础。
一、做好“加法”
2017年,安排企业技术改造资金4.47亿元,强力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推进铝业、机械、冶金等行业“二次”创业,铝产业创新“铝—电—网”发展模式,“对症下药”推动区域电网建设,破解多年制约铝产业发展“瓶颈”,铝产业发展迎来“爆发期”,电解铝、铝材加工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印发实施机械、冶金产业“二次创业”方案;沿海钢铁核心基地建设全面启动。投入工业园区发展资金4.16亿元,加大对重点工业园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园区规划布局升级、产业升级、配套设施升级、管理服务升级,培育发展现代工业园区。统筹安排25.6亿元,支持实施“双核驱动、三区统筹”重大战略,支持加快构建沿海沿江沿边三区统筹新格局,使之成为支撑引领全区加快发展的战略引擎。安排0.45亿元,支持了41个智能制造与智能工厂项目,涉及机械、电子信息、医药等多个行业,促进广西制造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筹措各类资金1.97亿元,大力培育和发展汽车产业。安排1.68亿元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建立健全检验检测平台和科技服务体系,加强计量科技基础研究和计量服务与保障能力,建设中国—东盟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集聚区,促进“广西制造”向“广西创造”转变,“广西产品”向“广西品牌”转变。
二、做好“减法”
2017年,筹措资金0.89亿元用于丰枯水期电价补贴,支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先后出台《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若干措施的意见》《关于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意见》《进一步深化广西电力体制改革若干措施及配套文件》等文件,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降低行政事业性等项目收费,普降社保缴费比例,盘活信贷资源,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人工成本、企业融资和财务成本,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积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每年可为制造业降低成本超过450亿元。
三、做好“乘法”
2017年,广西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参与新设立广西恒拓汽车产业基金等8支子基金,基金总认缴规模236.23亿元,首期认缴68.97亿元,其中:引导基金认缴9.69亿元,带动社会资本、金融机构认缴59.28亿元,实现财政资金放大5倍以上杠杆作用。引导基金完成投资3.35亿元,带动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完成投资18.58亿元,财政资金放大6倍杠杆。同时与景行资本、中诚信托、广西建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推动社会资本与政府直投资金形成联动。安排中小工业企业“信贷引导”资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自治区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安排资金1亿元,设立广西工业新兴产业融资担保基金,支持中小新兴企业贷款融资。组建广西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打造工业投融资新平台,增强工业投融资能力。对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2亿元,支持柳州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项目建设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新设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安排12亿元支持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研究、重大科技攻关、重大新产品开发和国家级、自治区级创新平台等建设。投入资金8.27亿元,支持实施自治区本级财政五大科技计划,提升广西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
四、做好“除法”
2017年,筹措工业企业结构调整奖补资金4.4亿元,支持钢铁、电解铝、水泥、煤炭等行业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帮助解决企业职工安置、拖欠职工工资以及社会欠费问题。鼓励工业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实现工业节能降耗目标。安排补助资金1.05亿元,帮助贺州、梧州等地解决取缔“地条钢”遇到的临时性财力困难。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