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会 张亚超
当前,面对着日益严峻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已成为深化我国农业政策改革的主攻方向。
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兴国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从宏观上重新设计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战略,但宏观目标的实现需要微观主体的密切配合,因此必须要从微观政策上给予农业经营主体以正向激励机制来实现宏观目标。
重新设计宏观战略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增强,农产品供求形势发生了重大转变,整体供需基本平衡、结构性供求错位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生产的新常态。
王兴国分析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低端农产品过剩,与城乡居民快速转变的消费需求相比,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供给的突出问题;二是高尖端农产品短缺,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正升级换代,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转变,对优质生态安全、个性化、差异化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强烈,而国内此类高尖端农产品供给却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导致高端农产品的进口量快速增长。
因此,王兴国认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目标之二是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正处于不断抬升的农业生产成本‘地板价’和不断走低的国际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农民增收的空间越来越狭窄,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污染源头,比如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位居世界首位,占世界7%的耕地使用了约30%的化肥农药,利用效率仅为33%。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威胁,推动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应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王兴国说。
从微观政策上给予激励
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王兴国认为,首先要构建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特征和治理结构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农业生产不同领域和环节具有不同优势,因此,在实践中要按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实行差异化扶持政策,明确在农业生产不同领域和不同环节优先培育方向和政策扶持重点,要重点培育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生产的规模主体,农民合作社作为农业生产的服务主体,工商企业作为农产品加工和物流的主体,鼓励新型经营主体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发挥好自身优势。”
“唯有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才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王兴国认为,要强化政府购买农业生产性服务,明确界定政府购买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内容,重点选取部分具有公益性、环保生态的生产环节;制定政府购买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服务标准,及时有效地解决农业生产性服务中的争议纠纷,确保农业生产者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农业生产性服务;科学合理地制定政府购买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成本分摊机制。
与此同时,以服务规模化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转型升级。王兴国强调,要以农业服务规模化为重点,积极培育供销社、邮政、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通过开展订单式服务等方式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新领域,实现农业生产的增收减支和转型升级。
此外,王兴国补充建议,要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生态补贴的经验,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战略目标的实现还要靠具体的微观政策予以正向激励,只有牢固树立宏观目标与微观措施有机统一的工作思路,才能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