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架构、IT基础设施、新型I T基础架构、安全防护体系、数字化平台以及人才教育等支撑条件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石。
苏杨 王晓明 罗一飞
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是什么
数字经济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世界范围内,数字经济早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内容,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主线,并在逐步推动产业界和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G20杭州峰会发布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指出,“数字经济”中的“数字”根据数字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信息数字化、业务数字化、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目前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指数字化不仅能扩展新的经济发展空间,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整个社会转型发展。这些概念获得官方认可,2017年3月,数字经济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亮相。
目前,数字化转型已成潮流,OECD“2015经合组织数字经济展望”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80%的OECD成员国家制定了国家战略或者部门政策,构建了数字经济国家战略框架。各国政府均希望通过发展数字经济,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虽然不同国家战略中对数字化及数字化转型的定义有所区别各有侧重,但核心内容大体相同,共性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反馈的闭环,打通不同层级与不同行业间的数据壁垒,提高行业整体的运行效率,构建全新的数字经济体系。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必将实现各行业数据的整合与发展,从而推动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经济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不过,不同行业的业务流程差异较大,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路径也会有差别,但有三方面共性:数字化的IT架构、数字化的投入和数字化与行业的结合程度。因此,将上述三个维度作为数字化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
第一,可以通过IT架构来判断数字化转型的程度。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IT架构的演进一般遵循:传统IT架构>私有云或公有云>混合云>混合云平台+敏捷开发,最终的架构为混合云平台+敏捷开发。第二,还应该考虑企业对于数字化投入的力度和方向。通常在传统企业或者转型初期的企业中,大量的投入被用于购买IT硬件产品、系统的运维,随着转型的深入,逐步向软件和服务发展。最终的数字化阶段,企业的IT投入应该以完全购买服务及解决方案为主,硬件变成以租代购,软件云化。因此,服务、解决方案与企业的业务发展最为密切,也将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最重要的投入。第三,要看数字化与行业的结合程度。可用IT投入与效率提升作为评价参数,把投资回报周期作为数字化与行业结合程度的重要标准。如果回收周期过长,则意味着数字化转型过于激进,由于技术迭代所带来的风险过高。如果回收期过短,则意味着转型力度不足,属于小规模技术提升,并没有深入业务进行改革,长期不断更新才能实现成功转型。而恰当的投资回报周期,需要领导者对于数字化转型的远见,在财务合理的周期内,分阶段、有计划地部署新的IT架构,并逐步将IT系统与业务系统进行融合,最终实现业务流程的数字化。
综合这些方面来看,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不仅不是穿马甲,也不止于改头换面,而近乎于“六十岁的人、三十岁的心脏”的“换心”改造。
有转型成功的吗
先不讲是否有转型成功的个案,只说这种转型已经成了国际共识。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业务部门具有巨大的创造经济价值的潜能。例如英国政府预计到2025年,数字化部门为英国提供的价值将达到2000亿英镑。在这一趋势推动下,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纷纷将数字化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英、德、美、日、韩等国家尤其注重顶层设计,并从法律规章的明晰与完善、设立职能部门支撑、研发预算支持、创建科研机构予以智力支持、人才培养、公众普及与培训、贷款支持、税收优惠、推动国际合作等方面配套以相关政策支持,加速其数字化国家战略的落地。
发达国家在推动数字化国家战略方面具有共识,但英、德、美、日、韩各国在推进本国数字化战略的过程中前进的方向及采取的措施又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日本政府就表示无需追随美、德“先进制造”“工业4.0”的概念,而应认清日本制造业的优势,深入探讨最适合日本的策略,并根据实际需要转型以充分享受日本的优势。因此,对于中国来说,也需要立足中国数字化发展的实际,综合考虑“中国制造”的优势与不足,积极推进数字化战略在我国的落地。
但考虑到行业差别和数字化的应用可行性,推进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进程需要因“业”制宜,需要考虑到行业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特征及需求,从而以适当的政策扶持、经济激励来助力行业数字经济的发展。例如,汽车行业出现了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的新商业模式,大规模定制也很可能成为汽车生产制造的主导方式;化工行业则追求产品向数控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服装行业、食品行业与医疗健康行业均出现了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同时也有各自不同的侧重。因此,在助推不同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时需要因“业”制宜。
在各行各业中,行业领先企业又是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领头羊”。行业是一个小市场,里面有新进入者,也有既得利益者——具有垄断力量的领头企业,因而在推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时既会面临阻挠者,也会有主动变革者。主动变革者将会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领军者。例如戴尔公司认为,数字化转型要关注三个要素:客户、业务和员工。这三个要素贯穿数字化转型的全过程。这三个要素并没有从ICT的技术角度谈,而是从价值出发,围绕客户的需求。就像现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样,先要了解需要什么,再说能够提供什么。
中国的企业怎么转
过去10年里,我国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IT技术迅速发展,数字技术呈指数级增长,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新呈现大爆炸的形态。中国已经是最大的数字化消费市场,崛起的新兴数字行业、企业在金融服务、通讯、出行和物流等领域对传统的市场规则和传统行业、企业形成巨大冲击,中国经济正经历由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的转型,数字化所带来的新的理念和商业模式加快了我国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然而,在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缺乏统一架构的PaaS平台导致I T应用的敏捷开发和个性化开发不足,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安全问题还有待解决,越来越多的数据和流量的负荷和处理面临压力,且有“数据孤岛”尚未打通等。另外,云化过程中数据迁移带宽问题也很棘手。
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表面上来看是技术问题所致,但究其本源则更多是管理问题。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首先必须转变企业数字化的管理和建设方式,需要以一套全新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企业架构理论驱动管理提升,使数字化转型从局部规划和设计向全局规划和顶层设计转变,最终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因此企业架构的转型和革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首要条件,在此基础上,不同阶段、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实力、不同技术领域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一般有基于底层架构的IT系统升级模式和数据驱动模式。
因此,企业架构、IT基础设施、新型IT基础架构、安全防护体系、数字化平台以及人才教育等支撑条件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石。
国家在推动数字化转型上应该做什么
以下八方面都是必要动作。
第一,构建数字经济的战略体系。突出前瞻性,要从30年、50年的长远眼光,深入思考数字化转型对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带来的影响;强调全局性和战略性,不仅从经济性出发,还要从社会、安全等视角进行综合考量;考虑可操作性,画出数字化转型的路线图,列出任务清单,推动问题逐条解决。清晰明确各部门任务清单,统筹协作,使部门之间形成数字化转型的合力。
第二,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投入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全国云计算数据中心选址布局,统筹云计算数据中心发展,积极探索跨区域共建共享机制和模式;同时引入“云制造”领域,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与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城乡工业宽带网络升级改造,推进全国基础设施物联网络建设,提升软硬件基础设施水平。
第三,形成一整套制度保障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填补数字化领域法律法规空白。管理体制的变革。各级政府要按照数字化转型的需要加快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结合实际,突出数字化转型相关管理和服务重点。
第四,探索教育和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新经济体系,推进实体经济与金融科技人才的融合。以新型IT架构为基础,发挥企业创新能力,围绕行业平台、企业用户和应用开发者打造完整的数字化产业生态,进行数字化推广。
第五,打造自主可控的数字化赋能平台。围绕数字闭环、业务闭环等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两个战略,推动相关部门以问题为导向,以技术为核心,以产业为依托,以关键工程和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大投资力度,加快自主可控的数字化赋能平台建设。
第六,塑造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体系。从行业数字化转型角度塑造全面创新格局,打造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平台,优化数字经济创新成果保护、转化和分配机制。在行业层面,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分类分库建设覆盖企业、行业、产品、市场、研发等数据资源的行业数据库,构建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全链条的创新体系。
第七,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数字化产业格局。打造基于大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平台和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赋能平台,通过大企业建平台和中小企业用平台双轮驱动,推动数字化资源协同和对接,培育一批基于数字化平台的虚拟产业集群,进一步开放合作,促进产业链各环节良性互动发展,逐步形成大中小企业各具优势、竞相创新、梯次发展的数字化产业格局。
第八,构建开放、协同、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体系。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化,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新型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各个细分行业围绕数字化关键技术、能力和基础设施不断进行突破。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智慧城市、交通、能源、教育、医疗、制造、旅游等行业实现深度融合,将进一步形成更加开放、融合、协同发展的数字化生态体系。
〔作者单位分别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朴石(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