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企业结构性矛盾,推动国资布局结构优化,除了重组,“处僵治困”也将是国资委2018年的核心选择之一。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王雅洁/文
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正处于持续优化当中。
1月15日,一年一度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在京召开,2018年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浮出水面,最新的国资布局思路也随之曝光。
重组,将成为国务院国资委优化国有资本配置的首要选择之一。细化来看,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的央企战略性重组,将在2018年得以明显推进。
经济观察报记者从一家隶属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央企了解到,该企业正在讨论研究与另一家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合并重组,初拟的重组思路是横向合并。不过对于具体的重组细节,该央企并未透露。
为了解决企业结构性矛盾,推动国资布局结构优化,除了重组,“处僵治困”也将是国资委2018年的核心选择之一。
根据国资委的安排,2018年,中央企业必须要完成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265万吨,整合煤炭产能8000万吨的目标任务,化解产能过程的重点则放在有色金属、船舶制造、炼化、建材等行业上。
重组大戏将启
打破企业边界,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战略联盟等方式,推动企业之间的专业化整合,是中央企业重组整合的重要内容。
上述隶属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央企董事会相关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集团对重组之后的企业发展考量包括,尽快落实战略重组与规模发展,提升产业技术研发能力,并尽快针对组织架构与职能定位展开调整。
为了顺利完成上述重组,该集团已经成立了管理提升联合小组,前后已经开展了三个多月的工作,包括对组织架构的调整、制度与流程的复制等。
上述董事会相关人士透露,一方面职能对标集团可能会做出较大的调整,另一方面,对集团职能也将做出针对性的局部调整。在统一的组织架构与职能定位下,对制度与流程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平行复制和优化完善。
目前最新的进展是,该集团在推进重组的过程中,已经新设了12个职能部门,合并4个职能部门,分拆3个职能部门,变更3个职能部门,撤销1个职能部门,保留5个职能部门,同步展开了11项职能调整。
不过,由于上述重组工作尚未完全落地,新集团的新领导班子也处于后续细化分工过程中。而且,因组织变化所引起的制度和流程变化,以及由领导分工带来的人员分工变化,包括导致的流程变化,都还在修订过程中,所以更加详细的重组相关信息,该集团并不打算对外公开。
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锦预判,央企经历几次重组大潮,已经开始进入大企业时代,新时代将加快推进大企业时代到来。重组作为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2018年可能是重组的大年,这符合做强做大国有资本、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同样出现在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肖亚庆的工作报告中,他在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表示,“稳中求进”是2018年工作的总基调,下一步,将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对于“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委有着清晰的思路: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是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必须要坚持的正确方向。要通过重组,加快打造全球第一梯队,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举例来看,铁塔模式便是央企重组可行的一次探路。即以“共享竞合”为目标,将铁塔等通信基础设施从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剥离,由铁塔公司整合资源共建共享,以期用来减少重复投资和恶性竞争,并提升国有资本整体效能。
基于铁塔公司的探路基础,国资委又先后指路组建了航材保障共享平台、国源煤炭资产管理平台,专业化整合持续提速。
除了铁塔模式,还有“资产转让”模式。换句话说,便是推动中央企业剥离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实现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向主业企业集中。保利集团将培育多年的煤炭板块资产(资产总额约188亿元)移交至中煤集团,中航工业将房地产业务(资产总额约1000亿元)移交至保利集团,实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提升资源效率。
下一步,国资委将按照“市场化”导向,加快推进横向联合、纵向整合和专业化重组,推动国有资本优化配置。
2018年,首先将突出战略规划引领。进一步完善战略规划管理制度体系,加强战略规划评议,推动企业充分发挥战略引领作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优势企业牵头发起主业方向的产业投资基金,创新企业投融资模式,以增量优化促进存量调整,有效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在战略性重组层面,国资委将加强顶层设计,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央企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国家战略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
至于专业化整合,2018年国资委将聚焦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专业平台作用,探路煤炭、钢铁、海工设备、环保等领域资源整合,减少重复建设。结合国家重大专项、行政体制改革等,围绕重点领域整合现有优质资源,适时培育孵化新的产业集团公司。
李锦认为,虽然上述横向联合、纵向整合和专业化重组的方式引人注目,但是,实际上更应该重视聚焦发展实体经济,突出主业、做强主业。
他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目前部分央企业“主业不主”的现象非常严重,怎样从房地产业、金融业撤离出来,是一个重要任务。
全面摸底央企亏损子企业
作为解决央企结构性矛盾的路径,“处僵治困”会是国资委2018年的工作焦点之一。下一步,国资委将开展中央企业亏损子企业全面排查摸底,做好重点企业改革脱困工作。
经济观察报记者从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了解到,2018年,中央企业须大力化解过剩产能,必须要完成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265万吨,整合煤炭产能8000万吨目标任务,积极推动煤电去产能,做好有色金属、船舶制造、炼化、建材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
对于“压减”工作,国资委给中央企业定下的目标是,力争2018年底前累计减少法人户数至少10%,压缩管理层级至5级以内,为2019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压减”总目标打好基础。
2018年,国资委、中央企业将集中展开全年几百户“僵尸企业”、特困企业的处置治理工作,努力实现年底前“僵尸企业”基本出清和特困企业整体盈利。
经济观察报记者从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一重股份)获悉,该企业便是瘦身健体、“处僵治困”取得果效的企业。2017年上半年,历经一系列企业内部改革后,一重股份主要经济指标开始向好。该企业内部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6月份,实现营业收入39.9亿元,同比增长165%;利润总额3210万元,同比增利7.1亿元;新增订货60.7亿元,同比增长268.4%;回款57.8亿元,同比增长165.5%。
按照一重股份内部《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该企业提出了发展混合所有制、处置‘僵尸企业’、加强资产管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10个方面问题,21项任务、105条具体措施,并明确改革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
在一重股份相关人士看来,改革实施方案的制定,使一重股份的改革明确了方向。目前,各项改革工作全面推进,105项具体措施中,43项已完成,4项已基本完成,33项正按时间节点推进,25项持续推进工作也在逐步深入落实。
对于2018年处僵治困的具体思路,1月17日,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在国新办就2017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资委在这项工作中,始终坚持三大原则:一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国资委将通过优胜劣汰出清扭亏无望、没有生存能力的企业。二是一企一策原则。企业长期经营困难,成为“僵尸特困”企业的原因有很多,因此要一企一策,因企施策。三是多措并举原则。治理“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靠一种办法往往难以奏效,必须多种措施综合施策。
从具体处置方式来看,国资委则采取兼并重组改造一批、强化管理提升一批、清理淘汰退出一批的办法。
沈莹认为:“这些企业中有些企业虽然很困难,但是有的业务还有一定的发展前途,有些资源还可以利用,所以要通过兼并重组来改造一批,实现扭亏增盈。有些企业运行效率低,不是没有产品没有技术,但是企业自身管理不行,存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效率低下,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管理,特别是对标、精细化管理,通过变流程、变机制实现提升”。
至于清理淘汰的操作重点,则放在扭亏无望的企业身上,要加快市场出清,退出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国资委将遵循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对社会冲击的原则,在处置工作中坚持多兼并、少破产。
目前,从工作组织上来看,考虑到处僵治困工作过程中,涉及人员、债务、资产处置的复杂性,以及企业长期亏损带来的很多矛盾和问题,国资委特意牵头建立了15个部门参与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处僵治困”过程中的一些政策,并对相关企业施行清单式管理,即把每一个企业怎么“处僵治困”都建立了清单。
2018年,国资委还将继续对相关企业展开台账式监测,例如已经对2041户“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建立台账,并按季度对处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