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ST新梅和ST常林分别于今年6月初和7月底恢复上市之后,*ST川化也将于12月18日实现“二进宫”,成为今年以来第三家、也是最后一家成功恢复上市的A股公司。比较起来,这三家ST公司恢复上市的“根基”和路径选择等方面,都存在不少不同之处,值得细品。
三家公司恢复上市的根基并不相同。
其中,ST常林选择的方式是不少“问题公司”热衷的重组方式。ST常林注入的资产为苏美达,公司主营业务也从工程机械行业变更为现代制造服务业务。在这个过程中,公司速战速决,目前已经重组成功,在三家恢复上市公司中堪称高效率。同时,由于重组动作较早,效益已经有所体现。得益于本次重组中优质资产的注入,ST常林2016年已经实现扭亏为盈,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超过2.7亿元。
而较ST常林恢复上市早将近一个月的ST新梅,其能够实现A股“二进宫”,很大程度上源自公司此前长达3年之久的控制权之争得到彻底化解,在此基础上,生产经营才恢复正常,持续经营能力得到有效改善。
相比于ST常林,*ST川化虽然也选择了重组路径,但是更有一种“渐进式”和“不停迭代式”的意味。公司先是完成破产重整,实现“轻装上阵”;之后剥离了此前的化工业务,开展大宗商品的贸易业务;目前,公司正在筹划7.9亿现金获注能投风电55%股权,从而进入风电运营领域;而对于未来,公司还计划以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为切入,打通锂离子动力电池全产业链,打造动力电池产业链整合者和综合服务供应商。
虽然公司希望通过不停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但也正是因为经营方向的多变,被交易所所关注,耽误了公司恢复上市的进程。然而,从目前结果来看,虽然*ST川化恢复上市的进程最慢,但是也堪称最为彻底。与其他两家公司不同,*ST川化在恢复上市的同时,公司关于撤销股票交易退市风险警示的申请也已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同意,公司股票将撤销退市风险警示。不仅“脱星”,而且“摘帽”,公司二级市场的流动性溢价,在三家公司中堪称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家公司暂停上市的过程中,A股市场的投资环境不断趋于改善,整体来看,A股市场已经进入解决IPO堰塞湖与保持市场稳定兼顾、把劣质企业挡在门外与鼓励优质企业上市并举、并购重组发展与规范并重的新阶段,而从二级市场来看,价值投资也越来越为投资者所认同。
因此,在三家恢复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方面都得到了较大改善的前提下,恢复上市后,如何以持续健康稳定的经营业务,回报股东和所有投资者,成为摆在这些公司面前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