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少喝一杯咖啡,能省出财富自由么?
有不少理财顾问会告诉他们的客户,如果把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去掉,比如每天少喝一杯咖啡,那么日积月累,就会多出一大笔钱,自己到了退休时也会有更多的保障。
举例来说,假设一杯咖啡价值20元人民币。如果坚持20年不喝咖啡,那么就能省下20 X 365 X 20=146,000人民币。14万块钱,不算小数目。因此值得那些精打细算的投资者注意。
但是在美国作家Helaine Olen看来,这样的“理财智慧”纯属误人子弟。
Helaine Olen出版过两本关于个人理财方面的书籍,叫做Pound Foolish(《贪小便宜吃大亏》)和The index card(《个人理财指导卡片》)。
在书中,Olen提到,通过少喝咖啡来理财的方法不靠谱的主要原因在于,每天少喝一杯咖啡,确实可以帮助我们省下一些钱。但这些省下来的钱,和生活中那几个大型消费项目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我们的财务状况影响最大的因素包括:房价、医疗、和教育。
从房价来看,在某些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情况下,一套500万的房子,涨个10%就是50万人民币。如果想要靠少喝咖啡省出那50万,可能一辈子都不够。
再以医疗为例。如果遇到某个家庭成员不幸患上如癌症、白血病等这样的重病,医药费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人民币。一场病耗掉一套房子,这样的说法并不夸张。
在我和Olen的访谈对话中,她也举了一个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真实例子。在几年前,Olen和丈夫分析了他们家庭每个月的开支以后,决定把一份订阅的报纸停掉,这样可以为家庭每个月剩下30美元。
但问题是,当年他们的医疗保险年费上升,一下子就上涨了一千多美元。和这样的医疗开支相比,通过不看报纸,不喝咖啡这样的行为来省钱,基本上就是杯水车薪,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在Olen写的两本关于个人理财的指导书籍中,她向广大读者们提了一些非常简单实用的理财建议。在这里,我和大家稍微分享几条。对这些理财建议更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阅Olen的原书。
1、不要通过信用卡借钱
对于很多有储蓄习惯的朋友来说,这条建议似乎显而易见。但是事实上,不管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有不少消费者寅吃卯粮,通过信用卡过度消费。
大家知道,一般来说银行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他们允许消费者通过信用卡借贷,来提前消费的唯一原因就是:这其中有利可图。银行通过信用卡借贷收取的利息(通常来说年息10%以上),以及消费者忘记或者无法在约定时间内还款以后收取的“罚金”,是非常可观的。
因此,减少自己被银行收取高额利息和罚金的概率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通过信用卡借钱,并且保证每月按时把信用卡账单上的余额还清。
2、永远不要炒股,购买低成本的指数基金
不管是中国也好,美国也好,都有不少热衷于炒股的股民。这些股民有一些共通的特性:他们指望通过炒股改变命运,一夜致富。他们每天花不少时间去盯盘,在买进卖出中“享受”着在股市搏杀的乐趣。他们对一些媒体报道比较多的“时髦”股票特别热衷,当“谷歌”、“Facebook”、“腾讯阅文”这样受人瞩目的股票上市时,他们削减了头就想为了买到一些新股。
但是有很多研究显示,股民们的交易热情越高,买卖次数越多,他们的投资回报也越差。在当今的股市中,普通个人散户要想战胜市场,简直比登天还难。
因此更好的选择,是老老实实的购买并持有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在这方面,笔者也写过不少相关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搜索“伍治坚+指数基金”做扩展阅读。
3、理解受托责任
受托责任,英语叫做Fiduciary Duty。对于这个概念,有很多中国读者可能不一定熟悉,因此容我在这里稍微花点笔墨和大家解释一下。
银行的理财部门,以及一些理财机构的销售人员,在他们向我们消费者推荐一些理财产品时,他们做的工作应该不仅限于“推销”,而且要基于消费者的具体情况推荐最适合对方的投资产品。就是说,这些销售人员,应该把自己放在消费者的位置去思考一下,我可以承担怎么样的投资风险,什么样的理财产品才是最适合我和我的家人的。
这就是“受托”两字的含义:投资者委托理财经理,让他帮投资者选择最合适的投资产品。在英国和美国,都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理财经理或者投资顾问的受托责任。如果他们没有履行这些责任,那么就可能面临被罚款、执照被吊销、甚至被抓进去坐牢的风险。
举个简单的例子,英国的金融法律规定,金融投资顾问不能收取他推销的基金给予的返佣。这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如果一位医生告诉我们,他从某某药厂收取该药厂赠予的返佣,因此每开出一瓶药,都能收到一定的回扣。作为病人的我们,还能够相信该医生会给我们开取我们最需要的药物么?
这个道理,在理财顾问身上也是适用的。如果理财顾问从基金公司收取各种返佣,那么这样的激励机制就决定了,理财顾问会倾向于推荐那些返佣最高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利益就会和客户发生冲突,导致他们没有尽到“受托人”的责任。
因此,理解“受托责任”这个概念,对于我们广大的投资者保护自己利益,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至关重要。
4、当你有一定经济实力时,买一套房子
这个建议,对大多数读者来说应该不会陌生。在中国,如果家里父母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一般都会帮助,或者建议自己的孩子先买一套房。
包括巴菲特、大卫·斯文森在内的很多金融投资专家都会建议年轻人把买房作为最重要的理财方法之一。从金融投资角度来讲,买房的价值有以下几点。
首先、一般人对自己的房子的持有时间比较长,不会因为短期波动而过分紧张进行频繁的买卖。从历史上来看,房地产在长期持有的情况下的投资回报,是非常不错的。
其次、买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强制储蓄”的方法。有不少年轻人是“月光族”和“剁手党”,很难管住自己将工资的一部分存起来以备将来之需。买了房以后,银行每个月从工资账户中自动扣除按揭,就相当于把自己工资的一部分“存”到房产中,因此能够帮助这些年轻人积累资产,不至于到了退休时还两手空空。
当然,这里也需要强调一下“具有一定经济实力”这几个词。这个条件是指,我们在买房时,需要考虑自己的收入状况。有些年轻人在买房时,走另一个极端,月薪不到一万,也要挑战上千万,甚至更贵的房产。为了满足自己的“豪宅梦”,他们伸手问父母拿,问亲戚借,或者债台高筑。通过这种高杠杆的方式来买房,增加了自己承担的金融风险,这样的做法值得广大投资者警惕。
5、买必要的保险
由于保险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买保险的必要性。但是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他们更渴望了解的知识是:我需要什么样的保险?不需要什么样的保险?如何比较不同保险的优劣?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写过一篇专门的分析文章(http://wuzhijian.blog.caixin.com/archives/160803),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通过百度搜索“伍治坚+保险”找到此文进行扩展阅读。
在我和Olen的对话中,我们还谈到了其他一些有趣的关于个人金融投资的话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收听我们的对话录音。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少读者向我们反映,希望我可以在网上开设一门公开课和大家交流金融投资方面的心得。因此我的团队正在考虑,是否要为大家设计并提供这样一门网上投资课。如果您对课程有兴趣,或者对于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有任何建议,请联系我们的公众号(woodsford)告诉我们。】
【伍治坚和美国作家Helaine Olen的对话录音(英文),在喜马拉雅FM/蜻蜓FM/荔枝FM中“伍治坚证据主义”节目栏下可以找到。】
伍治坚是《小乌龟投资智慧》的作者。
数据来源:
Helaine Olen, The Index Card: Why Personal Finance Doesn't Have to Be Complicated, 2016
Helaine Olen, Pound Foolish: Exposing the Dark Side of the Personal Finance Industry,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