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王牌专栏,20年专注港股,金融名家齐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号。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快递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截止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300亿件,继续稳居世界首位。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浮出了水面,引发民众担忧。
2016年7月,大麦网600多万用户数据泄露,间接导致全国多地39名用户受骗,损失金额达147.42万元。近期,一则快递公司人员利用工作便利,售卖收件人信息获利的消息,又一次将公民个人隐私保护推向风口浪尖。该消息中,某知名快递公司员工,在外部人员的多次“劝诱”下,为其查询该快递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客户信息,按每条信息2元出售。
实际上,这样的新闻在快递行业从来都不鲜见,并逐渐演进成一条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黑色”黑色产业链。
这背后,究竟有多少人在蒙声发大财,值得我们思考。
多方得利,民众受损
当前,快递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收件、发件、订餐、订票,每个环节都和快递息息相关。一张面单,让快递成为数量庞大的个人信息数据的集散地。经过几轮倒手后,上面的个人信息最终流到目的各异的人手中。银行、理财公司、教育培训机构、销售保健品、收藏品、药品、房产等的商家,欣欣然地接受,并将其用于商业目的。
我们每个人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电话、短信或邮件广告,且不论它干扰了我们正常的生活,也不论这些机构因为交易成功得利多少。更严重的是,个人信息经过交易,很容易沦为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而快递,因为将用户隐私置于前台,在利益驱使下正在成为这一系列违法犯罪工作的入口。
谁来保护我们的隐私?
大数据时代下的共享经济,共享单车,共享图书,共享雨伞,共享床铺……万物互联互通,安全威胁也如影相随,我们的隐私已无处安放。
除了我们自己,还有谁来保护我们的隐私?
7月18日,芝麻信用在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宣布,正式设立首席隐私官一职,主要负责在产品中引入个人信息保护部署和提高员工隐私意识及培训教育。
据了解,芝麻信用是行业内首家设置首席隐私官的国内机构。实际上,在欧美国家,该职位已有近20年的历史。从2000年开始,诸如Facebook、微软、花旗集团、美国运通、惠普等世界500强企业,先后设立了首席隐私官职位,不仅保护企业内部的信息,也保护所有客户信息如何得到公正、有效的保管和使用。
芝麻信用此次对第一任首席隐私官提出了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四个原则:尊重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一切以为用户创造价值为依归,对用户隐私心怀尊重和敬畏;技术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保驾护航;以及三同时制度。其中,“三同时制度”是指产品设计时,同时制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管理方案;产品方案实施时,同时实施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管理措施;产品上线时,同时上线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管理功能。
当下的中国,通过兜售个人信息发大财的又岂止存在于快递行业一家,那些购买信息的企业难道不是助纣为孽?芝麻信用的做法及倡导值得每个企业学习。
■ 作者|董虹
■ 编辑|徐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