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五年一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领导人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尽管领导人讲话的内容没有超出市场预期,但是强调金融业的重要性是前所未有。他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领导人还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可以说,这些观念对推动未来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与繁荣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此,领导人为做好金融工作还提出了四条基本原则,而这四条原则既是未来中国金融业得以发展的基础,也是未来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方向。第一原则就是金融要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可以说,金融组织设置或创立,金融改革的深化,金融风险的防控,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其核心就是如何让金融回到它的本源,回到金融为实体经济的服务出发点和落脚点上。所以,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最为主要的精神就是指明了中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要求通过金融组织结构完善及创立,市场制度及法律的建立,金融监管强化,保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让金融资源有效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提升整个中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就此,对于未来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与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当前金融市场的各种问题都在金融不能够回归到它的本源,不能够服务于实体经济。在这种情况下,这必然导致中国金融市场的乱象丛生,比如大量的资金在金融体系内循环,以钱生钱,从而让金融杠杆不断提高,信用过度扩张不断放大,企业融资成本全面上升及弱势企业融资困难,影子银行泛滥,资管通道无限地扩张等,从而让中国金融风险全面上升。所以,要防控中国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就得让金融回归到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上来。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给中国金融市场的清楚定位,实际上也就确定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这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
第二原则就是优化结构,完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要坚持质量优先,引导金融业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促进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障风险可控。
这条原则的核心就是在现有的市场基础上如何提高整个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根本就在于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增加融资的便利性及普及性,降低融资成本,以此来满足整个社会及广大民众对金融的需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更是为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创造了条件。比如金融科技的发展就是如此。不过,优化金融市场结构,鼓励金融创新,并非是早几年那种为“创新”而创新。近几年来,中国的P2P市场的发展,量化金融衍生工具的盛行、资管通道的泛滥、影子银行的大行其道等所谓的金融创新,其实多以是在增加金融交易的复杂性和不透明度,以便达到短期牟取暴利的目的。
所以,要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优化现有的金融市场结构,鼓励金融创新是一条必由之路。但是中国金融市场创新,一是要建立在中国现实的市场条件上,以中国信用状态为基础;二是金融创新必须根植于实体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三是不是盲目地把国外金融市场的产品及工具拿来就用,而看是否有利于服务中国的实体经济展。只有在此原则基础上,才能走出一条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之路。
第三原则就是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领导人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因为,从金融本性来看,它具有内存的不稳定性。一般来说,金融就是对信用的风险定价。而信用作为一种承诺,信用是一种精神性产品非实质性产品。在好的安排下,信用创造则是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动力。同时,如果制度安排不合适,信用过度扩张又可能成为金融风险或金融危机的根源。
而强化监管就是要不断地通过好的制度安排,让信用创造真正来服务于实体经济,而不是成少数人谋利赚钱的工具。这里既有法律制度安排,以便对当事人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也有政府监管职能部门的宏观审慎管理和监管组织的重构,及金融风险源头的治理等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预示着未来金融监管将有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将要展开。
第四原则就是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强调的一个基本原则。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再一次把这种精神具体落实,这对未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金融市场仍然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政府权力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与干预仍然是无届弗远。而逐渐地减弱政府对市场参加与干预,完善市场价格机制,这是中国金融市场逐渐成熟起来的关键所在。
总之,今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所提出的金融工作的四原则,确定了未来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方向,它对未来中国金融业发展将起到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