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会师:投资者如何避免自我误导
2017-07-18 11:04:00 来源:搜狐财经

  常言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实际上眼见往往未必为实,在金融市场投资中更是如此。

  基本面因素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市场情绪波动一般被看作短期行情变化的主要原因。但很多朋友向笔者抱怨,他们亲身感受到的市场情绪经常与市场运行结果不一致。

  举例来说,今年6月之前,明明周围的亲戚朋友纷纷表示想购买外汇,新闻媒体、专家学者也一天到晚在担忧人民币贬值失控,但外汇局统计出来的结售汇逆差却很小,外汇储备从今年2月开始居然连续小幅反弹,甚至很多朋友据此怀疑是官方在操纵数据。

  除了数据被操纵以外,是否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我们亲眼看到的“事实”错了呢?

  正所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外界各种信息渠道呈现给我们的未必就是信息提供者的真实想法与行动。

  其实我们自己也是如此。每个人在观察世界时,从一开始就很难保持客观,总是在不经意之中带上了一定的主观色彩。而市场情绪的难以捉摸很大程度上就源自个人获取信息能力的局限性。

  每个人都难免本能地根据自身的学习、生活、投资阅历和逻辑推理判断市场情绪和市场走势,在此过程中,往往会下意识地将自身的判断等同于大众的判断,此为人之常情。

  谨慎一些的人在做出个人判断之后,会与周边人群的观点相对照,一旦发现周边人群与自己观点类似,会更为笃定自己的判断就是大众的判断(您是否也是如此?)。

  但不幸的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圈子其实都很有限,即使是在人潮汹涌的一线大城市,与我们每年面对面谈话超过100句,累计超过3000个汉字+英文单词的恐怕也很难超过100人,这就导致我们其实很难深入了解别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就算我们精力无限,交友广泛,但我们所能深入了解的人群规模放在中国14亿人口当中又是微不足道的沧海一粟,所以我们根据自身生活和工作圈子得出的市场趋势性判断很容易出错。故而如果有人对笔者说“别人都”如何如何的时候,基本上笔者就准备结束谈话了,敢于随便使用“都”、“全”这类词汇的人一般不靠谱儿,他们的脑子里缺乏“世界是多样的”这一基本常识。

  如何尽量减少个人局限性导致的市场误判呢?这时新闻舆论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在信息闭塞的年代,比如40年前,新闻联播几乎一统天下的时候,人们的观点是比较容易统一的,因为你没有更多的参考对象。此时,即使是不全面的信息,也照样很容易导致趋同的市场方向。

  但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达成共识的难度大大增加,不但人们看事物的观点千差万别,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辨别基本真相都有很大难度。

  因为媒体为了生存,很容易将吸引公众注意力置于首位,这也是标题党大行其道的原因所在。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大环境下,渲染悲观氛围肯定比客观中立的报道更容易增加点击率。

  就算新闻媒体将工作做到极致,给每个人都发了调查问卷,然后客观地、不加感情色彩地将每篇问卷的答案进行统计,这样就能得出准确的市场情绪和市场预期吗?

  恐怕也不会。因为在最后拿出真金宝银进行投资之前,人们的想法是随时可能变化的,要不怎么会有“女人心海底深针”的说法,其实男人的心也是像雾像雨又像风的,不然网络上怎么会有那么多心机女败在渣男手中的故事。人心的难以捉摸在总统大选时往往得到充分体现,选前的民意调查和最终的投票结果经常出现巨大差异,这方面的例子大家在网上随随便便就可以搜到许多,此处不必赘言。

  说了这么多,其实不外乎两点,即由于“个人信息获取能力有限”且“人心叵测”,导致“市场情绪”的脉搏很难被我们摸清,最终我们只能根据市场的实际变化后知后觉地判断过去的市场情绪。至于未来如何?恐怕只能靠猜。即使下一个小时,下一分钟的市场情绪都难以捉摸。所以总被

  这样说起来是不是很残酷,但如果市场不是如此的残酷与不可捉摸,就不会有如此多的专家、学者、交易员、记者在其中谋生存了。

  如果非要说哪些人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市场情绪变化,在人民币市场里可能除了央行负责外汇市场调控的人员,就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外汇交易员了。

  请注意,笔者此处绝无歧视其他银行的意思。这主要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占市场交易规模的5成以上,且其客户背景复杂,能够比较全面地通过客户的结售汇操作了解各社会阶层的动向。

  正如笔者前文所言,知人知面不知心,所以无论是我们对周边人群的感觉,还是市场问卷调查的结果,亦或是专家、学者的理性分析,都远远比不上市场交易数据更能表达投资者的内心。因为无论是企业的财务总监还是普通个人投资者,在做出交易决定的那一刻,其内心深处对市场走势的倾向性必然已经明了,根据多数人的交易方向,交易员可以比较轻松地判断出市场情绪的方向。

  此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由于国有银行数量少,所以他们之间的信息沟通成本较低,在了解对方的结售汇基本情况之后,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当天市场的总体结售汇格局,这就为他们判断市场情绪的变化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

  举个例子,最近几个月,银行结售汇逆差规模比2016年大幅度收窄,其实这在大行交易员当中一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在数据公布之前,他们通过观察每日交易数据早就判断出了结果。

  但此处仍要指出,虽然国有大行的交易员可以掌握最及时的交易数据,但他们仍然是根据过去的数据判断过去的“市场情绪”,只不过由于其掌握的是高频数据,所以其对市场情绪变化的节奏把握更为准确、及时而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根据今天的交易数据准确预判第二天的市场情绪变化。

  市场就是这么难以捉摸,真相也总是如此模糊不清。我们的个人感觉可能是判断市场情绪最不靠谱儿的依据之一。相对而言,市场总体数据的可靠性更高一些,但掌握这些数据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而且他们一般又不会对媒体开口,这就给普通投资者、媒体、学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由于平时得到的信息大多掺杂了太多的“联想”成分,所以我们看到、听到的信息越多,有时反而距离真相越远。

  少看微信、微博,少听学者指点江山,多跟踪宏观数据,多和大行的交易员交流,这可能是避免在外汇市场频繁栽跟头的有效途径。

  祝各位老朋友好运!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