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不少员工持股都是在2015年牛市和2016年推出的,当时的股价普遍较高,而目前开始进入存续期。如果上市公司不采取展期的方式,而直接在二级市场平仓,参加持股计划的员工将面临亏损。”
读创记者 陈燕青
近期,多家公司因员工持股计划亏损而展期引发了市场关注。三年前,证监会发布了员工持股计划试点指导意见,随后一些公司陆续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然而,随着最近两年市场的下跌,众多公司员工持股呈现浮亏。
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截至目前,浮亏的公司超过200家,占比逾五成。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员工持股应尽量在市场低迷时推出,投资者可适当关注一些员工持股浮亏、基本面较佳的公司。
多家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展期
2014年6月2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为规范类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奠定了政策基础,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当时市场普遍预期,员工持股计划能通过员工及高管持股,向投资者传递信心,同时令员工分享公司增值收益。
然而,如今三年过去了,众多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却出现了亏损。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最近三年有700多家A股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共有375份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完成。其中,215份员工持股计划浮亏,占比超过五成。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公司不得已宣布展期。
近期,多家公司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展期公告。平潭发展19日晚间发布了《关于公司2015年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展期一年的议案》,展期至2018年8月20日。根据公告,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认购鑫众23号资管计划的次级份额,并以18.7元/股的价格买入约4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因公司期间实施利润分配方案,购买均价折合为9.35元/股。该股21日报收5.69元,持股计划浮亏近四成。
此外,罗普斯金同日公告称,将延长将于今年8月2日到期的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的存续期,延长时间为一年。公司去年5月3日通过员工持股计划买入966.80万股,占当时公司总股本的 3.85%,成交均价为19.17元/股。该股21日报收15.25元,员工持股计划浮亏两成。
对此,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不少员工持股都是在2015年牛市和2016年推出的,当时的股价普遍较高,而目前开始进入存续期。如果上市公司不采取展期的方式,而直接在二级市场平仓,参加持股计划的员工将面临亏损。”
关注部分跌破员工持股价个股
根据统计,截至6月20日,今年两市共有68家公司完成了员工持股计划。其中,有38家公司浮亏,占比超五成。兆新股份、智慧松德、万润科技等12家公司员工持股平均价格浮亏超10%,九鼎新材浮亏超三成。此外,也有10家公司员工持股浮盈超两成,其中信维通信、龙洲股份、荣之联浮盈超三成。
如美的集团5月19日公告,公司第三期持股计划于当日购买284.64万股,购买均价为34.77元/股。截至6月21日,美的集团报收42.79,该持股计划已浮盈23%。
此前,上市公司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大致分为四类,包括员工单独出资认购公司股票,大股东为员工持股出资加杠杆,借道资产管理计划加杠杆以及利用股票收益权互换创新工具等。
国泰君安此前研报表示,统计显示,不同资金和股票来源下,二级市场的股价表现反应不一。员工持股计划资金来源为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借款、员工薪酬及自筹资金在买入后平均收益最好。股票来源为非公开增发的表现最好,自公告日后,收益曲线持续上升;股票来源为二级市场购买的则表现次之。
“最近两年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的较多,其中不乏加杠杆的,现在由于规定没法展期,”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坦言,“这些公司相当部分为中小盘股,在最近两年跌幅巨大,这对相关公司的发展显然不利。”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记者表示,“过去两年A股出现较大的调整,导致大量公司跌破员工持股价。这也给上市公司一个警示,尽量不要在市场过于火热的时候推出员工持股。毕竟其初衷是为了激励员工,应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推出。员工持股价是一个参考指标,投资者可以关注部分浮亏较多且基本面较佳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