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25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于5月25日正式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央行的外汇公开市场操作不属于汇率操纵范畴;中国不会搞货币竞争性贬值,在保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将会增强。
报告指出,2015 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特别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的影响,中国面临资本流出和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对此,中国主要是通过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来加以应对。在此过程中,为了防止人民币汇率出现超调和短期的剧烈波动,中国央行在必要时对市场提供了美元流动性支持。
报告强调,这种做法既不是为了妨碍国际收支的有效调整,也不是为了刺激出口而竞争性贬值,更不是为了控制人民币汇率的绝对水平,阻止人民币汇率因市场因素而进行正常调整,不属于汇率操纵范畴。事实上,中国进行外汇干预,稳定了金融市场,不仅没有获得竞争优势,还为此消耗了大量外汇储备,付出了代价。中国努力在提高汇率灵活性和保持汇率稳定之间求得平衡的做法,有效避免了人民币汇率无序调整导致的负面溢出效应和主要货币的竞争性贬值,这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都是有利的。
报告表示,中国不会搞货币竞争性贬值,在保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将会增强,这既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是好的,人民币也不存在长期贬值的基础。相信经过一个震荡期后,人民币汇率将逐步趋向新的均衡。
对于中美贸易关系,报告指出,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数字被夸大。2016 年中方统计的对美货物贸易顺差为2540 亿美元,美方统计的对华逆差额为3660 亿美元,双方统计的货物贸易逆差额相差了1120 亿美元。中美两国商务部就统计差异进行的联合研究表明,美方统计的2008 年至2014 年逆差数据平均高估19%。按此推算并扣除中国加工贸易中的进口成分和美对华服务贸易顺差后,2016 年美对华贸易总体逆差额将调减至1648 亿美元,调降一半以上。
报告认为,美对华贸易逆差归根结底是由两国经济结构、产业竞争力和国际产业分工决定的,并非人为因素造成。在同样的汇率水平下,中方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是顺差,而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农产品和服务贸易方面都是逆差。这充分说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顺差就会多。汇率与贸易逆差没有必然联系。从经济结构看,美国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低储蓄、高消费,本国生产无法满足国内消费需求,需要进口大量消费品。贸易逆差实质上是美国利用别国剩余储蓄,来维持超出自身生产能力的消费水平。
报告认为,中美双方均从经贸合作中获益。对美国而言,中国在货物贸易上保持顺差,但美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是美在北美地区以外最大的出口市场,是美大豆、棉花、飞机、汽车、集成电路等产品的重要出口目的地。过去10 年,美对华出口平均增速是美总出口增速的近3 倍,是中国对美出口增速的近2 倍。服务贸易上,美方长期保持顺差。
报告还表示,展望未来,中方愿与美方共同努力,推动中国企业参与美国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市场开放,促进双向投资,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进一步加强中美地方省州经贸合作,并将积极考虑在能源、农产品、高技术产品、服务贸易等领域扩大自美进口,在做大利益蛋糕的基础上,实现贸易投资平衡发展。同时,双方应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