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体育的版权帝国还剩下香港一隅,而新一季的版权付费期限将至。乐视体育香港正在孤注一掷,守住这一市场,意味着给整个体育生态留出一条上市路径。
2016-17赛季的NBA季后赛渐入佳境,不少习惯了付费看球的香港用户发现,通过香港宽频可以在电视及移动设备上免费收看到乐视体育直播的NBA比赛。
港股上市公司、通讯服务商香港宽频在5月8日发布公告称,即日起香港宽频旗下过百万家居宽频、家居电话及个人流动通讯服务客户均可免费享用 NBA 组合两个月(价值278元),当中包括预计今年6月中举行的 NBA 总决赛。
乐视体育为这次“免费享用”服务付出的成本极高昂。2016年9月14日,乐视体育宣布成为NBA 2016-2021赛季在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官方媒体合作伙伴,获得两地在智能电视、电视盒子和移动互联网平台上播放NBA内容的权益。
据懒熊体育披露,此次合作为年价递增式的5年合同,总价超过1亿美元;香港《明报》报道,乐视体育的合同价较上一次中标价高出了4倍;竞标对手now TV回应称,对方出价已到“不合乎经济原则”的水平。
香港用户一般需要通过购买官方的“NBA联盟通行证”收看比赛转播。在这个付费意愿较为强烈的细分市场,在NBA季后赛的收视及网络流量的爆发增长期,乐视体育在香港宽频推出的免费服务令业内不解。
相对于常规赛,拥有詹姆斯、库里东西决悬念的NBA季后赛在Twitter和Facebook上的关注度都没有下降。
乐视体育CEO雷振剑未对香港业务的现状予以置评。在季后赛阶段“让利”用户,说得通的解释是,新一季的版权续费带来新一轮资金压力的情况下,乐视体育在香港的用户付费实验出现了变数,不得不寻求版权分销和广告业务带来的“快钱”。
北京时间“财镜”(公众号:caijingbtime)注意到,相较于大陆地区,乐视体育在香港的“to C”盈利模式尚未“跑通”,原因不止于高昂的版权成本。
乐视体育的版权帝国还剩下香港一隅,握有英超、NBA、美网公开赛、国际足联赛事等头部独家资源,而各大联赛临近季末,新一季的版权付费期限将至,乐视体育香港正在孤注一掷,守住这一市场,意味着给整个体育生态留出一条上市路径。
独家版权未独播
遭遇版权流失、高管离职以及乐视第二大股东孙宏斌的“点名批评”,曾经风光无两的乐视体育在2017年进入低谷。
与此同时,乐视体育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LeSports HK”也正在被10余家供应商、广告商追讨欠款,数额从50多万到1400多万港币不等。这与乐视体育香港公司初创时的大手笔相形见绌。
2015年9月,乐视体育在香港宣布获得香港地区2016-2019年英超独家赛事版权,同时成立乐视体育香港公司(即LeSports HK),由曾经创办《体育画报》中文版的媒体人程益中担任CEO(现已离任)。
乐视体育CEO雷振剑否认版权价格高达4亿美元,但也承认价格高于2亿美元——电讯盈科(Now TV母公司)上个英超转播周期的购买价格。彼时,乐视一周内在港召开了两场发布会,一方面宣布乐视体育的版权计划,另一方面公告乐视TV、手机和平板最新产品也将入港,到场的境内外记者超过400人。
乐视体育董事长高飞看好香港市场,他表示香港球迷素有付费收看比赛转播的习惯,“一名英超球迷每年要花费2000到3000港元。”雷振剑也强调,将以付费用户为核心打造内容生态。
但乐视体育香港没有采取激进的独播策略。9月25日,乐视体育香港拿下版权的第三天,版权竞标对手Now TV宣布同乐视体育香港达成合作,成为唯一获授权全数直播的电视台。now TV也确认,这部分会员收入与乐视体育香港无关,双方的营收合作仅限于广告分成。
在乐视体育香港入局之前,英超版权在电讯盈科旗下的now TV和香港有线宽频旗下的cable TV之间轮转。几大通讯运营商依靠家庭宽带和移动网络作为流量入口自建收费电视台,争夺收视率市场份额。
市场咨询公司Counterpoint 在一份香港用户收视报告中分析称,乐视体育香港不可能与通讯运营商为敌,只能利用各大通讯商之间的竞争关系,找到自己作为内容平台的定位。
2016年3月,乐视体育香港在另一家通讯商香港宽频推出两款英超收视组合,年费分别为2490港元及1690港元,比Now TV同期推出的产品更便宜,还根据不同价位赠送平板电脑、手机及电视等礼品。
据体育赛事版权市场人士分析,乐视体育香港的版权开发策略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向Now TV分销版权,获得保底的一部分收入,参与now TV英超赛事广告收入的分成;另一方通过“内容+产品”的形式捆绑销售手机、盒子、电视等设备,积累会员收入,占据终端市场。
前乐视体育COO于航曾表示,“乐视集团在内部做过一个成本和利润的测算模型,如果单纯从乐视体育的角度去看,确实不足以获得盈利。但是如果算上乐视集团其他业务市场投入、品牌广告以及相关板块产品销售带动的影响,那么答案就会变得不同。”
一位乐视控股亚太的前雇员告诉北京时间“财镜”,乐视香港商城销售终端产品原则上不得赠送体育内容产品,即使是919乐迷电商节也不例外,这种销售策略与内地相反,保障了乐视体育会员在港首赛季的营收不被透支。
如今2016-17赛季临近尾声,过去一年中乐视手机、电视在港销量破纪录的消息频繁被放出,但乐视体育在港付费用户的数量却一直未有披露。
在NBA季后赛的黄金收视期,乐视体育香港与香港宽频合作推出两个月的免费直播,后者是香港最大的住宅光纤宽频服务供应商,住宅光纤宽频市场份额占全港大约54%。
北京时间“财镜”获悉,在获得版权分销收入之外,此次合作还包括乐视体育香港代理香港宽频旗下bbTV的NBA季后赛广告招商业务,此前单独依靠乐视终端的招商进展缓慢。香港宽频一位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对双方合作未予置评。
临时调整“to C”变现策略背后,乐视体育香港正面临版权续费压力。北京时间从消息人士处获悉,新赛季NBA香港版权付费的期限为7月底,金额超过2500万美元;新一季英超联赛香港版权的付费期限为6月底,金额超过7000万美元。
在多家香港供应商追讨欠款和版权付费期限将至的背景下,乐视体育出让NBA季后赛版权疑为通过B端客户收入快速回笼资金。不过,雷振剑未对香港业务的调整置评。
用户付费模式支撑体育赛事版权变现,这是乐视体育作为媒体平台的终极商业逻辑。在用户付费意愿较为主动而强烈的香港,转播服务质量比价格促销策略更为重要。可惜,乐视体育香港的赛事转播也多次出现了官方描述的“技术性”失误。
转播事故频出 200员工裁60人
过去一年,乐视体育香港转播了NBA、英超及欧洲杯三项主要体育大赛。但付费用户在其官方Facebook账号下多有投诉。乐视体育香港大都以技术性原因致歉。北京时间回溯发现,较为重大的事故有以下三次:
2016年6月11日凌晨,欧洲杯揭幕战,大批网友反映乐视体育香港应用无法收看直播。乐视体育香港解释称,事故原因是欧洲杯官方的OTT信号故障。为弥补用户损失,赠送一个月的超级体育组合(包含NBA及英超等)。
2016年12月26日,多场乐视终端直播的英超比赛信号中断,当日早些时候新英体育确认乐视体育拖欠3000万美元内地英超版权费尾款,但乐视体育香港称不受影响、一切正常。转播事故出现后,乐视体育香港给出的解释为“调度系统故障”。事实上,当晚使用乐视信号的now TV转播没有出现异常。
2017年5月5日,使用3香港移动通讯服务或3家居宽频的用户反映,当晚转播无法收看,乐视体育香港网站也一度打不开。3香港方面强调事故与网络无关。而乐视体育香港这次的解释是“机房合作伙伴突发性故障。”事后,3香港的母公司、李嘉诚旗下和记环球电讯还披露,乐视云已拖欠网络服务费多时。
同转播事故一样,乐视体育香港的人事变动也颇为频繁。CEO程益中加盟不到1年即离职(2015.9-2016.8),从Now TV跳槽过来的赖汝正代理CEO至今;COO詹挺于2016年5月上任,日前又被调回北京总部,目前该职位空缺。
乐视控股亚太总部的总负责人也出现更迭。2016年11月,贾跃亭在香港完成一轮融资的同时,乐视官方宣布,乐视创景总裁高峻空降乐视香港担任乐视控股亚太区总裁、乐视香港CEO,直接向贾跃亭汇报,与乐视体育CEO雷振剑配合实现乐视体育香港的业绩目标。
此前的乐视亚太执行总裁莫翠天被免,乐视体育香港也在近200人的团队规模基础上裁员60余人。北京时间了解到,离职的雇员多属于广告投放及内容部门,信号制作团队被保留下来,以何辉为首的粤语解说员团队也未受影响。
2017年3月,高峻又被委任为乐视体育COO,接替离职的版权负责人于航。让一位区域总裁接任分公司的管理层执行职位,这次“降职履新”的人事安排在乐视体系中实属罕见。高曾是华为的“1号员工”,此前深耕智能硬件领域,但未有体育产业履历。
日前,乐视体育官方辟谣雷振剑递交辞呈、刘建宏离职的传闻。雷称此前一直出差,而乐视体育香港一位不愿具名的员工告诉北京时间“财镜”,3月至今在香港公司多次见到雷总。
孙宏斌对乐视体育香港的态度尚不明朗,北京时间“财镜”未能联系到乐视第二大股东融创中国置评。尽管此前孙批评乐视体育盲目高价购买中超版权,但他也表示,亚足联版权不该丢。
“亚冠这个确实是不应该失去的,当时周五的时候他们收到对方说要解约,周六找的我,我们在周一上午十点已经把2400万美元打到亚足联账户上。” 融创中国2016年业绩发布会上,孙宏斌谈乐视体育时公开说:“后来甭管是怎么样的原因,这里面太复杂了不再说了。但这不是钱的事儿。”
融资困局 港股或成最后退路
乐视体育否认在2016年5月的B轮融资中签署了上市对赌协议。该轮融资总额80亿,公司估值高达215亿元,多份券商当时发布的私募股权基金显示,投资标的为乐视体育的基金产品,退出方式包括2017年申报上市、参与乐视网定向增发及C轮融资股份转出。
北京时间“财镜”从消息人士处获悉,自去年12月启动B+轮融资以来,先后有两家公司对乐视体育进行了尽职调查,分别为北京首钢集团旗下子公司和上市公司中体产业。前者的投资参股协议未能谈妥,后者的控股权转让也以流标告终,乐视体育A股借壳上市的尝试宣告失败。
此前投资界网站报道,乐视体育正在接触多家香港券商,寻求在港股上市。雷振剑未对此事也未做出评论。
海航旗下凯撒旅游在2016年3月15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出资6亿参与了乐视体育计划规模为70亿元的融资,B轮后估值205亿元。
一位来自海航集团旗下投资合伙企业的基金分析师告诉北京时间,相对于内地业务,乐视体育香港维持版权媒体平台的资金压力较小,商业模式也更贴合市场现状,因此香港的股市、债市甚至银行授信,对乐视体育整个生态意味着为数不多的融资渠道。
伺机冲刺股票二级市场的同时,乐视体育也没有放弃在一级市场找钱。雷振剑在回应辞职传闻时也透露,最近一轮融资已经完成,只是目前不便公告。
2016年12月,乐视公关否认了北京时间“财镜”从内地券商处获得的一份融资招股书。该计划称乐视体育将引入单一股东,共同出资组建赛事运营公司、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据懒熊体育发布的《2017版中国体育创业白皮书》显示,天使轮融资占34%,A轮占47%,B轮占10%,C轮占2%,D轮及以上几乎没有。共计199亿的融资总额中,乐视体育B轮独占80亿元。
“天使轮少于A轮,这意味着一级市场不倾向于体育产业的初创企业。”九合创投一位主营体育VC的投资合伙人说,“不过,放弃版权帝国模式的乐视体育,目前正是需要从头来过的时候。”
事实上,乐视体育此前也作为投资机构参投创业项目,甚至成功将创业公司运作到二级股票市场。
北京时间从多个消息源处证实,2015年底,乐视体育与鸟巢文化中心共设的50亿体育产业基金“乐体创投”投资了手游公司“壕鑫互联”。这家创业公司与上市公司壹桥股份进行了资产置换,后者由海参产品公司变身互联网公司。
壹桥股份在2016年8月发布公告,称拟用部分海参资产与互联网泛娱乐资产进行置换,获得壕鑫互联55%股权。
工商信息显示,壹桥海参目前已经对壕鑫互联持股55%,壕鑫互联成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乐体创投目前对这家手游公司间接持股2.25%。这轮交易后,壕鑫互联的估值达到18亿,增值率高达12870.34%,乐视体育的具体投资额度不明,但投资回报的增长率与估值增值率相同。
不过,这一单尚未套现的资本运作,不足以填补乐视体育以高价策略竞得的版权费缺口。
文/岳嘉
转
载
声
明
转载本公号文章请留言,转载时请在文首注明来源和ID,同时请勿删除文中北京时间“财镜”(ID:caijingbtime)字样,否则本公号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