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武汉晚报
两名外地游客在东湖游船汉街驿站品尝免费鸭翅。见习记者杨少昆 摄
很多人可能都还记得初中语文课文《驿路梨花》中的哈尼人小屋。好客的哈尼人对每位客人都敞开大门,屋里常备着清水和柴米供人无偿使用。而往来的客人感念这份温情,也会留点柴米、打满清水,以待下一位陌生的客人。
“武汉礼物漂流站”就是武汉人的“哈尼人小屋”。
附近婆婆送来公交卡
“请问,我可以在这里坐一下吗?”来自石家庄的游客王鹏冲端着一碗热干面询问漂流站的工作人员。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小王很高兴地落座。一边品尝着热干面,一边打量着四周。得知这里是可以交换礼物的“漂流站”,王鹏冲马上来了兴趣,惊喜地说:“没想到武汉还有这样的地方。”
王鹏冲告诉武汉晚报记者,来到武汉后就爱上了热干面,两天一共吃了4碗,正想着要不要给家里的亲人带一点回去尝鲜呢。
看到“礼物漂流站”有热干面,他取走了一袋,并留下了随身带来的红枣。“这下家里人就能吃上更有意义的热干面了!”王鹏冲感到了一种别样的满足。
除了外地游客,武汉市民也表现出格外的热情。家住汉街附近的王太婆主动送来一张武汉通公交卡。她解释说:“外地游客拿了我的武汉通,可以直接充钱使用,如果他们自己办卡不光需要花20元工本费,离开武汉后又会闲置,造成浪费。”
东湖游船公司企划部部长胡刚说,公司打造汉街驿站,主要是给游客提供一个歇脚的场所。里面有母婴室、休息区,提供冷饮和开水。在休息区又设有展品区,可以参观有湖北特色的非遗礼品,考虑到来汉街的外地游客很多,公司想到在这里设置一个“武汉礼物漂流站”。里面的一些小礼物不是很贵重,但可以帮助到他人,而且通过礼物“漂流”的形式,也可以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共同传递“武汉心意”。
便宜明信片最受欢迎
本地游客王旖旎与两位朋友结伴来汉街闲逛,走到背靠运河、风景优美的漂流站,便坐下休息。当听到现场工作人员为游客介绍“礼物交换”的规则时,王旖旎睁大了眼睛:“这个创意太赞了!为外地游客提供这样一个场所,不仅宣传武汉文化,更彰显了武汉作为大城市的一种风范。”
王旖旎还主动为漂流站提出了一些建议:鸭脖和热干面作为武汉特色必不可少,但最好再多一些具有武汉文化气息的礼品。她的理由是:“能让外地的游客保留的礼物才更有价值。”
记者昨天现场观察发现,近40位游客先后光顾了“漂流站”,其中绝大多数游客取走礼物同时,留下了自己的“心意”。在30多种武汉礼物中,武汉明信片和带有武汉城市LOGO的礼物最受欢迎。
当天下午4点多钟,来武汉参加艺考的荆门学生沈子瑞走进漂流站时,已经没有明信片可供交换,正当他遗憾不已时,漂流站隔壁的“武汉礼物”及“非遗文化”展品区特意送来几个印有黄鹤楼LOGO的卡包。展品区的工作人员说:“能让我们的产品作为武汉礼物漂流到全国各地,也是我们的荣幸。”看到“新品上架”后,小沈果断地拿出了自己的卡包作为交换物:“这份武汉礼物我一定会好好珍藏的,这趟艺考之旅太有意义了。”
开设“武汉礼物漂流站”之初,想到过会不会只出不进、难以维持呢?对此,胡刚显得很自信,他表示,“武汉礼物漂流站”的意义是传递武汉人的好客之情。从开张情况看,绝大多数客人都能自觉地用礼物抵换,很多人还主动送来礼物。像同在东湖驿站的“邻居”非遗文化展示馆,就送来了砚台、漆器和汉绣等礼物供游客选取。而游客在选取礼物时,也不是只盯着这些贵重礼物。相反明信片、钥匙包等便宜的小礼品更受欢迎。他强调:“这令我们很有信心,让‘武汉心意’在这里一直漂下去。”
见习记者张驰 记者匡志达
通讯员孙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