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跃向更高的城市文明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12-22 10:14:09 来源:汉网

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张隽玮 杨文平

\

昨日,江汉大学百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三镇街头维护交通秩序,倡导文明过马路

再过几天就是新年。在冲刺经济总量过万亿的同时,我市也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而奋进,力争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跃升。

如果经济总量是城市的躯体,那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城市的血液。

近1年多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武汉市上下一心,不懈追求,让这座城市充满了精气神。

党政垂范,以人为本创建为民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首先在于政风清明,社会和谐。

今年,已经是武汉掀起“治庸问责风暴”的第4年。年关将近,新一年的电视问政“期末考”开考在即。市委、市政府从市民方面征集来的“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情况,每隔几天,都会在媒体上公布一次。

“治庸问责风暴”、电视问政作为政府直接面对市民的问政形式,一年举办2次。市领导、相关责任区和单位一把手走进直播间,接受市民考问。

被誉为“政务航母”的武汉市民之家,建成全市统一行政审批平台,引起全国关注。现在在武汉,市级43个部门与15个区464个部门的4368项审批事项,已可以让市民和企业在一个地点、一次性办理。

今年3月,我市公布“权力清单”,市级权力事项由8197项减为4516项。随后,建立起程序清单、责任清单,约束政府,方便群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市委市政府率先垂范之外,武汉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既有教育引导、舆论宣传,也有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市委《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方案》,力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设之中,贯穿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在文化五城建设中,在复兴大武汉的奋斗中,通过全市上下以人为本,创建为民,共建共享,在实践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在刚刚发布的“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12月榜单中,长江救援志愿队上榜。这个榜单每月发布一次,分设“先锋榜”、“英雄榜”、“好人榜”、“诚信榜”、“孝星榜”,评选我市各个行业涌现出的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孝老爱亲楷模,每个榜2人,共10人,发挥着榜样力量、舆论引领的作用。

文化活动、文艺作品、文化产品,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汉产电视剧《十送红军》,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汉剧《宇宙锋》,荣获中宣部第13届“五个一工程”奖;“百团千场”文艺演出,在基层巡演,把健康向上的作品送到群众家门口。

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有文化熏陶、实践养成,更要有制度保障。一年多来,武汉出台和修订了社会捐赠、见义勇为、志愿服务等地方性法规,强化刚性引导。

为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我市实施了诚信“红黑名单”制度。截至目前,市文明办、市法院已连续公布3批共198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前不久,一名上了黑名单的“老赖”还了钱;一些企业因为不诚信,经营活动处处碰壁。

“红黑名单”制度围绕企业产品质量、环保信用评级、纳税、虚假广告、对生效判决文书履行等情况,对企业、单位、个人进行信用评价:将恪守诚信者纳入“红名单”,把失信违法者列入“黑名单”,通过媒体定期向社会发布。

截至目前,全市出台诚信建设法规172个。

共同追求,让这个社会更美好

每天下午4时至7时,全国道德模范董明都会带着10多名“董明爱心志愿者队”大学生,到光谷地铁站引导乘客文明上下车。

本周三,全国道德模范刘培、刘洋兄弟发起的“好兄弟志愿服务队”将成立,成员预计超过5000人,志愿队将用实际行动弘扬孝老爱亲精神,善待老人和儿童群体。

1万多个“吴天祥小组”,遍布武汉的社区、医院、街头、车站、公园等,每天在开展各类志愿服务。

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志愿服务活动500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超过100万人次。

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勉励青年志愿者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武汉市民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行动,在回应着总书记的期望。

在12月5日揭晓的11个中国“最美志愿者”名单中,武汉占2席,分别是吴天祥和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

当日下午,在武汉火车站赶火车的乘客黄文著,恰遇载誉归来的吴天祥。他激动地说,几年前,住司门口武汉幼师宿舍时,吴天祥曾去帮忙为他疏通过下水道。看到老吴获评中国最美志愿者,他非常高兴,“这是所有武汉人的荣耀”。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成为一种社会共同追求。

上月,我市各网络媒体发起“武汉网络文明公约”,号召市民做中国好网民,拒绝“网络环境污染”,20万网友热情参与。

9月,在新中国成立65周年前夕,盛隆电气集团向市民赠送3万面国旗,用于国庆节悬挂。“有国才能有家,爱国才能爱家。”武汉万科、华润置地、昌盛实业、福星惠誉、武汉CBD、新世界地产、美联地产、庭瑞集团等企业纷纷响应,为市民赠送国旗。4万面国旗飘扬在全市40个社区、商户。

8月,我市诞生首个广场舞公约。参与首届广场健身排舞大赛的3000余名队员约定,跳舞远离住宅、学校,不占用公共道路,文明跳舞不扰民。目前,武汉有4000余支舞蹈队,广场舞成为许多市民的日常娱乐。

近年,我市还诞生了地铁文明公约、公交车禁食公约等。这些公约,涵养着城市的道德风尚,彰显着共同的价值观。

人人行动,好故事温暖人心

8位全国道德模范、10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2位感动中国人物、49位中国好人、1位最美志愿者个人、1个最美志愿者组织、5位全国优秀志愿者、2个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武汉的先进道德模范数目,居同类城市前列。

“一城好人,精神高地”的美誉不胫而走,今日武汉,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赞誉。

吴天祥、王争艳、孙东林、董明、杨小玲……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成为城市的一个个“精神地标”,是武汉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杆。

与此同时,温暖人心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我们不一定知道它会出现在城市哪个角落,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今年7月的一天,汉口复兴村的辜丽女士早上出门时忘记带钱,出行却出乎意料地顺利。先是809路公交车司机帮她付了车费,再是地铁站保安帮她买票。两个人与她素不相识,辜丽甚至忘记了问他们姓甚名谁。当天,她把这个美好经历在微信圈与朋友们分享。

今年上半年,一位消防员抱着喷火煤气罐冲出火场的照片,被全国网友竞相转发。后来,故事主角被媒体确认——武汉消防员皇甫江武,他被网友点赞为“抱火哥”。

武汉出现了很多被全国网友点赞的“哥”、“姐”。

“托举哥”,武汉城管队员任智青,在街头举着下垂电缆一个多小时,以便车辆通行;

“航标哥”,武汉交警余发先,暴雨中守在大水淹没的无盖窨井边,指挥交通;

“抢修哥”,汉口供电公司电缆班工人刘跃青,跳进浸泡着黑色污物的电缆沟作业;

“城铁哥”,武汉铁路局武汉供电段职工宋鹏展,为拯救山东济南9岁白血病男孩的生命,推迟生宝宝计划,捐献干细胞;

“纸条姐”,江岸区政务中心国土规划窗口工作人员陈慧丽,10年写下万张便民纸条,把平凡小事做到极致……

这些“哥”、“姐”的故事,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在社会上更大范围流传。

前不久,市经信委老干办73岁退休干部张昌和,自发制作了一段23分钟的视频,形象地解读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融入城市的人文精神。这个城市素来有着“热情善良,重信守义,豪爽豁达,坚韧执着”的精神特质,如今正在构筑更高水平的城市文明,全面刷新城市的精神风貌。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