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六成菜摊挂起二维码 老年人“补习”手机支付技能
2017-08-07 09:37:59 来源:武汉晨报


 

园林路农贸市场内顾客正在扫二维码买菜  记者周迪 摄

汉网   8月6日早上7点多,家住中南一路的黄爹爹戴上草帽,拿着小推车,准备趁早上凉快去小东门菜场买菜。临出门前,婆婆特意嘱咐他把零钱装好。他笑着说:“带了手机就可以了。”原来,今年过年刚学会抢微信红包的黄爹爹,发现不少卖菜摊主开始使用微信或支付宝收款了,他最近也尽快“补习”了用手机支付买菜这个生活技能。记者近日走访武汉多个菜场,发现可使用手机支付的菜摊至少达到六成以上。

多个菜场六成以上摊位挂二维码

鑫三飞集贸市场、小东门生鲜市场、后湖生鲜菜市场,这些都是武汉市人气较旺的菜场,记者近日分别实地探访了一番,发现不少有趣的事。

3日早上8点多,记者来到友谊大道秦园居旁边的“鑫三飞集贸市场”,菜摊集中在二楼。一上楼,映入眼帘的是卖猪肉、卖卤菜和卖各种调料的摊位,这些摊位几乎每个门口和墙上都贴有收款二维码。

中央大厅里多为蔬菜摊,一个挨着一个,没有地方贴二维码,不少菜贩都直接把印有二维码的牌子用绳子挂在横梁上。

4日和6日早上,记者连续两天前往小东门生鲜市场,不仅每个摊位上挂着二维码,菜场中还挂有支付宝的宣传标识牌,上面写着“改变,因我而来”。 

一眼望过去,绝大多数的摊位二维码是统一印制的,也有一些商户自己印制,收款二维码以支付宝和微信两家为主。菜场摊位中,包括卖肉,卖鸡蛋、豆制品、水产品、糕点和粉面熟食等摊位,几乎都可以手机支付,蔬菜摊位绝大部分可以手机支付。据现场不完全统计,菜场六至七成的摊位都可以实现手机支付。

手机支付中青年居多

有个别老年人尝鲜

武汉市工商局市场处有关人士说:截至目前,武汉市全市共有各种专业市场617家,其中,为市民提供蔬菜鱼肉的农贸市场有422家。有多少个经营户在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目前还没有一个精确数字。从他本人平常检查农贸市场情况来看,初步估计,起码有一半以上农贸市场及摊主,在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以解放南路集贸市场为例,大约有八成以上的摊主,使用手机支付。

那么有多少市民用手机扫码付钱呢?记者连续三天在三个菜场观察,发现使用手机付款的还是以年轻人和中年人居多,60后~90后是主力,六七十岁的老年人较少,但也有个别尝鲜者。

在鑫三飞市场一家卖卤牛肉的摊位,曹先生和同伴买了66元的牛肚,使用支付宝付钱。他说,“我们现在出门很少带钱了,包括买菜。如果老板没有支付宝或微信二维码,他们一般就不在这一家买。”

为抹零头,婆婆买菜不用手机支付

关于手机支付,年轻人态度基本支持,多数老年人还是持观望态度,他们比较担心的理由是“不会用”“怕被骗”“眼睛不好,看不见怕点错了”“用的是存折,没有银行卡不能绑定”等。

记者在后湖生鲜市场遇到一位60多岁的婆婆,她说,一般去超市会用手机支付,除了支付宝和微信,他们中不少人还使用翼支付,特别是有优惠活动的时候。“买菜我们现在还是带零钱,因为有时候可以把‘零头’抹掉。”

菜贩现在找零负担小

采访中,大部分摊主喜欢顾客用手机支付。鑫三飞市场卖卤肉的摊主薛老板说:“之前有一位顾客来买牛肉,结果我没有支付宝,他没买就走了,我马上就去申请了。去年菜场只有三四户用支付宝,今年上半年几乎都普及了。”卖熟食这一行,用手机收钱,比较卫生。

小东门菜场的摊主朱师傅说,他们申请了二维码,相关公司印好后直接寄给他们的。用手机收钱还有个好处,不用担心收到假钱,减少找零的麻烦,而且“零头”也不用抹掉,虽然每次一两角钱不多,但积少成多也是一笔收入。

他还说,原来卖菜,每天收到非常多的“分子钱”,“零分子要用一个小号的桶装,一天就可以装满,下午回去数钱都要数半个多小时。不仅重,而且还特别麻烦。现在,零钱量明显减少了。”同时,他还提到一个好处,万一钱收错了,一查交易记录,一目了然,减少了扯皮拉筋的事。

市工商局:引导支持,但不强制

武汉市工商局市场处有关人士称:工商部门对于目前这种手机支付方式,采取的是“支持、提倡、鼓励、引导”的态度,但不会强制要求。
    记者陶常宁 马辉 何东瑞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