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现场演示智能安全绳操作。记者王谦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31日讯31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武汉复地汉正街项目所在地,现场观摩了最新研发应用的“智能安全绳”。和普通安全绳相比,该绳运用了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可以实现2米高空自动锁死,监测设备和人员状态,防止建筑工人高空坠落。
据了解,今年我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事故中,高坠比例数量占比近60%。为减少高坠事故发生,今年6月,市城建委组织建筑施工企业与科技企业共同研究,经2个多月研发,防高坠成果“智能安全绳”顺利诞生。即日起,将在我市建设工地全面推广运用。
长江日报记者在工地现场看到,这种智能安全绳由高空智能安全锁、高空管理作业云平台、高空安全带、防解安全磁扣等部分组成。工人站在外墙的吊篮里,演示佩戴智能安全绳的过程,安全员在地面进行实时监测。“佩戴和使用都不会改变原有高空作业的流程和使用习惯,入门简单。”演示的工人告诉记者。
“悬空作业时,一旦高度超过2米,安全绳就会自动锁死,工人无法自己开锁,需向地面的安全员发出解锁请求,安全员通过后才能解开安全绳。”研发方深圳安力达科技公司负责人田培金介绍。
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功能,需要运用到物联网、传感、大数据算法等技术。田培金说,智能安全锁可以实时采集设备高度、震动等各类参数,通过算法得出设备状态、作业状态。
地面安全员则通过app实时掌握监测高空作业人员的状态。设备一旦异常开启、升空未上锁、电量不足等,安全员可第一时间得知,快速进行人工干预,确保安全;紧急情况下,还可远程授权开锁。
“这种智能安全锁可以解决高空作业中不系安全带、随意开锁等传统陋习,用科技手段降低安全事故率,通过高效管理及预警,代替传统人力管理,做到高空安全事前可为、事中可控、事后可追溯。” 复地汉正街项目建设方中建五局三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试用智能安全锁半个月以来,整体效果不错,目前项目中20个吊篮施工都已采用。
当日,近百家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现场观摩。市城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全市推进建设工地使用智能安全绳,减少高坠事故发生。(记者王谦 通讯员夏亮 廉新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