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结调解师”以情以法服人 曾劝走挡道18年的钉子户
2018-05-14 08:47: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网5月13日讯(记者舒翔宇 通讯员揭新旺)近日,作为湖北唯一代表,武汉市邾城街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吴爱琴赴温州,参加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交流经验。吴爱琴4年调解了纠纷800余起,其中113起为重大疑难纠纷,非正常死亡和群体案件28起。

  图右一为吴爱琴,通讯员揭新旺提供。

【人物档案】吴爱琴,48岁,中共党员,1992年到新洲区司法局工作至今,2014年至今任新洲区邾城街司法所所长、邾城街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2018年荣膺首届“江城十大调解之星”,在她的带领下,武汉市邾城街司法所先后荣获武汉市建功立业示范岗、湖北省建功立业标兵岗,连续3年获区司法局、街道立功单位。

  真诚感动“钉子户”:挡道18年被“七连劝”劝走

邾城街位于武汉市远城区——新洲,面积99.28平方公里,人口近18万,城乡交错,人员复杂,基层矛盾多,化解难,不利于当地的社会稳定和发展。

2014年,邾城街司法所长吴爱琴临危受命,担任邾城街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刚上任,街道就向她求援,邾城博物大道有个“钉子户”,挡道长达18年,能不能将他请走?

据了解,18年前,博物大道拓宽,城东村华某的楼房在施工线内。拆迁让路,占地积要减少,华某不肯。2000年道路扩建完工,华某的房子插在路中,影响行车视线,造成多起交通事故及伤亡。华某也因房子多次被车辆冲撞而整天担惊受怕。

吴爱琴依法确定了补偿底线,上门与老华沟通,却发现与对方要求相去甚远。

第一次碰了钉子,吴爱琴不服输,再次上门,讲法律,讲补偿政策,对方不听;改从老华的子女身上入手,不起作用。一连上门七次,都碰了钉子,吴爱琴决定改变策略。

一天傍晚,她上门找老华交心谈心:“您的事十多年没解决,别人的工资没少一分,我也可推脱了事。我一再上门,不过是想帮双方解决问题。您的利益,我尽力争取,我有多年法律工作经验,法院能判定多少补偿,我最清楚。”然后话锋一转表示,“我也有自己的尊严,今天是最后一次,您自己想好,过了明天,我再也不来麻烦您了。”

  图中向老人递资材的是吴爱琴,由通讯员揭新旺提供。

见吴爱琴说的诚恳,老华态度终于有了转变,“吴主任,你说我这事么样解决好?”吴爱琴趁热打铁,向他讲政策、计算补偿。

第二天,老华和城东村签了拆迁补偿协议,挡在博物大道18年的交通安全隐患得以消除。

据不完全统计,4年来,吴爱琴凭着这份真诚和执着,调解及指导调解基层纠纷800余起。

抓症结令200“医闹”羞愧:“吉时生子”事故双方都有责

突出事件往往场面混乱、涉案人员众多,调解不好,极易升级成群体事件或信访案件,影响当地社会稳定。面对突发乱局,吴爱琴从抓住关键人和找出问题症结入手,精准发力,化干戈为玉帛。

2016年1月的一天下午,一男婴在当地医院出生后死亡,家属纠集200余人到医院讨说法。吴爱琴接求助赶到医院时,院子里站满了人,楼上办公室一片儿狼藉,双方剑拔弩张。

见双方情绪激动,吴爱琴分别跟双方单独谈话,得知,孕妇待产时,其家属请“法师”到病房算出孩子出生的吉时后,要求按时出生。结果孩子出生后不久死亡,家属却以医院抢救不及时,索赔120万。

吴爱琴立即抓住这一问题做给双方工作。对死者家属,她埋怨,算吉时生子,纯属迷信,这么干,不是自己害了孩子吗?对医院,她批评,生命是最重要的,医生要履职尽责,怎么能听任家属胡闹。令双方都低下了头。

次日凌晨3点,在吴爱琴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医院负半责,赔偿家属13万。一场极可能演变为械斗冲突的事件被化解。

据介绍,每年,吴爱琴化解重大疑难纠纷案40余起,群体性事件十余起。

以法服人解开死疙瘩:打人后死亡,家属放弃大开口

在吴爱调解的案卷中,记者看到,其中不少案件涉及伤害、死亡的纠纷死疙瘩,有的还是信访积案。对此,吴爱琴说,以法服人是化解纠纷死疙瘩的关键。万事躲不开一个理字,只要你把道理说清楚,把法律讲明白,就能赢得对方的信任和理解,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2014年,16岁的小余在教室内,被同学殴打受伤,随后小余从二楼跳下致多处骨折。小余父母认为,小余定是被小邹威胁才跳楼,属于故意伤害,要求巨额赔偿。

吴爱琴与驻校民警多方调查,发现小余跳楼属个人行为,与小邹的矛盾只是起因,但学校也存在管理问题。吴爱琴找到学校、小邹、小余三方,梳理其中的法律责任,此事三方都有责。最终均认可调解,学校赔偿18.8万,小邹补偿1.5万。

2015年2月21日,陶刘村沈某在东港村坐渡船时,不给钱就走,船主王某追上索要,打了沈某一拳,双方争执中王某突发心脏病死亡。死者家属找到沈某要求巨额赔偿,沈某认为,尽管自己没有缴渡船费,存在一定过错,但王某动手打人,自己发了心脏病,主要责任该他自己负,只同意象征性给点钱。双方相执不下,冲突一触即发。

吴爱琴闻讯与两村负责人赶到现场调解。她先让沈某清楚,王某的死亡起因于他的逃票。再让王家属明白,王某太冲动才突发心脏病,自身也有责任。

几轮调解下来,双方紧张的气氛逐渐缓和。最后,在两方总支、村干部的见证下,签订了《调解协议》,一场剑拔弩张的矛盾得以平息。

据了解,仅去年一年,吴爱琴就化解了30年之久的工伤赔偿纠纷、27年之久的土地权属纠纷等多起信访积案。

勇当基层调解带头人:编写教程培训民调主任

把矛盾化解在萌芽,吴爱琴从实践中体会到基层调解组织很重要。她发现,基层调解组织,特别是农村调解员,对法律知识一知半解,没有掌握调解技巧。有的还是“一拍、二吼、三诈”的老传统,让原本简单的纠纷变得复杂起来。

为此,吴爱琴归纳出11类辖区易发矛盾的调解方法,编印出邾城街民调主任《培训资料》,并组织全街36个村、22个社区的民调主任集中培训,基层调解能力不断提升。

2015年,易窑村村民黄某到辛冲镇刘某家做门楼时不慎摔伤骨折,易窑村民调主任按培训学来的知识组织调解,双方很快达成协议,“莫慌,还要办正式手续。”民调主任拟好了协议,让双方当事人坐下来休息一下,自己骑着摩托车到邾城街人民调解委员会,向吴爱琴汇报了调解经过,让吴爱琴审核他拟的调解协议,在得到吴爱琴肯定的答复后,民调主任要求打印协议,签盖街道调委会印章,并说“涉及到两个街镇,还是负责任点好。”

自2015年7月以来,邾城街基层调解组织自行化解了120多起纠纷,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无一因矛盾激化引发的恶性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发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