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半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斯金两次来武汉
2018-05-13 10:11: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网5月12日讯(长江日报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吕思辰 郭信奎 杨雨霖) “我们不能终止经济全球化进程,而是要通过合理的员工培训,让低技能劳动力分享全球化带来的福利。”5月11日上午,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埃里克·马斯金做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作了题为“新国际经济学模型”的学术报告,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并为处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新型经济体支招。

“新兴经济体中出现的日益增长的不平等现象是否是一个意外?”马斯金讲座一开始便抛出一个问题,马斯金说道:“如果用两百年前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论来说,这的确是个意外。但如果我们只看大卫提出来的比较优势论,放在之前角度,是可以解释国际贸易模式的。”比较优势论所主张的是国家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它们的“生产要素”的相对禀赋,例如生产投入。

马斯金向大家假设了两个因素: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我们对比一下富裕国家与新兴经济体,显然,富裕国家的高技能劳动力的比率要高于新兴经济体国家。”马斯金指出,这就意味着富裕国家在例如计算机、软件等需要大量投入高技术型劳动力的产业中占有明显优势,而新兴经济体国家则正好相反。

随后,马斯金又通过对比全球化生产前后的生产模式向现场师生讲解了全球化对于生产的影响。“如果富裕国家和新兴国家同时生产软件和大米会出现怎样的情况?”第三个问题一出,场下出现讨论的声音。马斯金暂停了他的演讲,30秒后,他开始解释到,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低技能工人生产软件的效率较低并受到多方面打击。如果低技能生产转化为高技能生产,那么相应的对于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减少,高技能劳动者就会从中获利。这时候,富裕国家如果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加强贸易,二者优势产业相互流通,于是新兴经济体中高技能劳动力越来越少,低技能劳动力越来越多,低技能劳动力工资降低。

最后,马斯金将富裕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工人分成A、B、C、D 四个等级,对比全球化前后生产力分配状况,向在座师生作出分析讲解,马斯金将生产过程中的任务分为了两种:管理型任务、从属性任务,彻底论证了全球化对于不同生产力所获得的薪酬差距所造成的影响。马斯金指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贯彻落实强有力的政策来提高低技能劳动力的水平,让低技能劳动力也有获得与其匹配的工作机会。

据悉,这是马斯金第二次来汉。自去年12月19日马斯金来汉讲解机制设计理论中的平等分配问题后,马斯金一直对教育投资、虚拟货币等中国经济热点话题保持关注。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