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眼中的幸福武汉 武汉的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
2018-03-13 08:44: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张金华 特派记者宋磊 摄

全国政协委员张立萍 特派记者宋磊 摄

全国政协委员傅勇林 特派记者郭良朔 摄

全国政协委员凌友诗 特派记者鞠頔 摄

全国政协委员朱征夫 特派记者任勇 摄

全国政协委员钟章队 特派记者蒋太旭 摄

全国人大代表张锦岚 本人供图

全国政协委员潘凯雄 特派记者郭良朔 摄

全国政协委员吴为山 新华社发

全国政协委员成平 特派记者汪文汉 摄

全国政协委员韩爱丽 特派记者汪文汉 摄

全国政协委员李稻葵 特派记者郭良朔 摄

长江网3月13日讯(长江日报特派记者汪文汉 蒋太旭 宋磊 柯立 鞠頔 杨蔚 夏琼 北京报道)近期,《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7—2018)》数据发布,武汉荣登2017年度“中国十大幸福城市”榜首。11日晚,正值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知名节目《对话》,以“美好生活大调查”为主题,播出一期谈话节目,多次以武汉为样本,畅谈“什么是美好生活”。

连日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12位来自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讲述了各自眼中的幸福武汉,并对武汉的未来充满期待。

“亲眼目睹‘武汉每天不一样’,真心为武汉人高兴”

“亲眼目睹‘武汉每天不一样’,真心为武汉人高兴!”听闻武汉荣膺2017年度“中国十大幸福城市”榜首的消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高级主任设计师张金华说,武汉获此殊荣名至实归,说明武汉这几年扎扎实实做了不少实事。

因为工作需要,张金华经常来武汉,交通更便利是他最直接的感受: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周边环境整治良好,公共交通设施及线路设计日趋合理。去年10月,张金华出差在武汉转机,当他踏进新启用的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时,顿感豁然开朗、心情舒畅,“环境优美、开阔宽敞、服务人性化,让我们这些外地人也非常有幸福感。”

最近,他听定居在武汉的弟弟说,去年,武汉地铁一下子新开通了3条线路,侄女从武昌到汉口上班,通勤用时缩短了半小时,全家人都很高兴。“这就是做实事,服务于民,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必然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主任张立萍是工作定居于北京多年的武汉人,对于武汉荣膺2017年度“中国十大幸福城市”榜首的消息,她表示,自豪又惊喜。

近年来,张立萍感觉,武汉对外地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在城市幸福感上,武汉正迎头赶上,好想融入家乡的生活,细细体验家乡甜蜜的幸福感”。

3月7日,在央视发布首届中国美好生活指数的当天,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傅勇林在北京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对武汉的感情很深,由衷地为武汉的发展感到高兴。”傅勇林早年因学习交流曾在武汉生活过一段时间,在武汉还有不少朋友,时常来往,他对武汉一直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来自台联界别的凌友诗听闻记者来自武汉,立即打开手机相册,向记者展示她在黄鹤楼下的留影。几年前,她曾应邀前来武汉参加两岸学术研讨会,对武汉的黄鹤楼、户部巷、昙华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听闻武汉荣膺中国十大幸福城市榜首,凌友诗称“我丝毫不感到意外”。她表示,武汉是个有着很深文化底蕴和具备独特精神的城市。她认为,幸福感来自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和谐,愿意为城市及他人等公共利益付出的价值观,武汉恰恰是这样一座有底蕴的城市。

“我去年先后几次回武汉,实实在在感受到武汉的变化”,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广东东方昆仑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征夫告诉记者。

毕业于武汉大学的朱征夫现在还担任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副理事长,他说,武汉去年创新驱动发展,提出打造世界亮点城市的战略设想,一年来,长江新城选址确定、武汉长江主轴远景概念规划方案出炉、东湖绿道二期惊艳亮相,也成为武汉走向世界的靓丽名片。这些都牵动着武汉校友的心,成为刷爆外地校友朋友圈的爆款信息。

  “环境改变、生活质量在提高,武汉人的幸福感可见可感”

因为老家在武汉,张立萍委员每年春节都会回武汉,城市更绿了、水更美了,是她最深刻的感受。“环境改变、生活质量在提高,武汉人的幸福感,可见可感”。

去年国庆长假她回武汉探亲,和家人一起去了东湖绿道,为绿道美景深深打动。和儿时记忆中的东湖相比,眼前的东湖规划更科学、景观设计更人性化,“绿树成行,道路顺畅,湖水清澈,眼前的一切太美了,令人流连忘返,真心羡慕生活在这里的人”。

从一位城市管理者的角度,傅勇林委员对“幸福感”有着深切理解,他认为,幸福感对于城市居民而言,除了这座城市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能够赋予这座城市居民的尊严和体面的生活,还有很多具体的事情。

傅勇林认为,武汉人之所以对获得幸福的感受比较强烈,源于武汉在事关市民日常生活方面做了大量巨细无遗的工作,特别是在公共服务方面,给武汉奠定了让市民享受幸福感的雄厚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说:“这几年,武汉城市建设成果不断取得,让市民生活越来越方便,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高,这可能是武汉市民幸福感不断增强的重要方面。”

钟章队委员认为,武汉科教资源丰富,高科技产业密集,“光谷”闻名全国,吸引人才来此创业就业,这些也是武汉市民能感受到的幸福感的具体体现,特别是体现在武汉人身上的那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武汉这几年变化很大,印象最深的是政府办事越来越亲民、效率越来越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张锦岚表示。此外,交通明显改善、湖泊越来越美,生活的便利让张锦岚非常称赞。“武汉的电子支付很方便,买菜的老太太都会刷支付宝,生活在这样的城市很方便,也很幸福”。

“让独特的自然资源转化为民生福利,真正施惠于民”

对于武汉荣登2017年度“中国十大幸福城市”榜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潘凯雄对此有自己的理解:“这说明武汉这几年发生了很大变化,市民的幸福指数比较高。”

作为知名文艺评论家的潘凯雄还担任着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一职。他认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幸福感一定是包括两个方面的,一个是物质上的,一个是精神上的。“我们一定不要忽略精神上的供给。”他认为,武汉要进一步打造幸福之城,要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优秀的文化影视作品,为市民幸福感的获得源源不断输送精神食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因为艺术合作,他近年多次来到武汉,住在东湖之滨,对于东湖绿道印象深刻。“美丽的东湖,是我从小在一些画片上就了解的。今天的武汉更是在文化建设、生态建设都取得独特成就的城市,武汉是有魅力的”。

吴为山说,绿水青山的生态赋予一个城市以灵气,人文艺术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武汉这些年非常重视文化艺术事业,美术馆、博物馆举办了很多文化活动。吴为山认为,中国艺术家要善于用经典作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武汉艺术家也要善于用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向世界讲好武汉故事,让经典的力量惠及全民。

“我专门去现场考察过,长江新城的发展思路无疑将使武汉占领持续发展的新制高点。”朱征夫委员建议,武汉按照既有的发展目标和规划,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向前推进,武汉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过去一年,武汉的交通发展很快”,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成平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因为工作关系,她多次来过武汉。在她眼里,武汉交通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综合交通快速发展,市民出行更加便利,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

成平说,武汉要打造“全国交通枢纽”,必须要辐射范围广,集散规模大,综合服务能力强,“未来的武汉一定更加便捷”。

张立萍委员认为,一座城市能让市民体会到多大幸福感,不仅取决于硬件设施,更多的要靠环境水平的提升。武汉要继续提升幸福感,要做好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山水资源,打造山水园林城市,“让独特的自然资源转化为民生福利,真正施惠于民”。

“武汉人未来幸福感还将收获满满”

参加全国两会前,张金华代表了解到武汉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长江新区,长江新区超前的设计理念、宜居宜业的生态布局深深打动了他,“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武汉人未来幸福感还将收获满满”。

他说,去年以来,武汉大力推进“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等招才举措,将大大提升人才工作、生活环境。他透露,正因武汉是一个留得住人才的幸福城市,中国航空工业特飞所将在武汉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吸纳在汉人才,实现科技创新。张金华说,武汉要继续提升市民幸福感,要在住房保障、提升收入水平等方面再下功夫,在城市社会治理的细节上更关注,让市民能在生活细微处,时时体会幸福的滋味。

“武汉这几年变化很大”,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河北省委副主委、河北省教育厅总督学韩爱丽见到记者时说的第一句话。韩爱丽委员曾多次到访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在她眼里,武汉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创新产业,是武汉成为幸福城市的一个重要砝码。

了解到武汉实施“资智聚汉工程”,开创“校友经济”新模式等,韩爱丽希望,武汉继续利用好科教优势,落实好大学毕业生落户、住房、收入系列政策,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职位,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两会期间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武汉发展步入快车道。李稻葵此前曾多次鼓励一些武汉校友和企业家回武汉创业,“武汉充满活力、潜力无限,拥有巨大的赶超空间。”李稻葵认为,区位要素、自然条件、人文传统成为城市转型发展重要条件,武汉地处长江核心段,人杰地灵、优势明显,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