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二十件大事,改变千万武汉人的生活!
2017-12-07 20:49: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12月7日讯 刚刚,在2017年度武汉市“二十件大事”评选揭晓晚会上,现场公布了2017年度武汉市“二十件大事”。

1、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全面开启复兴大武汉新征程

1月22日至25日,中共武汉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吹响“聚力改革创新,奋力拼搏赶超”号角,明确提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为武汉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制定了行动纲领,全面开启复兴大武汉新征程。

2、启动规划建设长江新城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启动规划建设长江新城,树立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引起广泛关注。7月17日,长江新城选址公布,明确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对标雄安新区,按照“近期起步区30平方公里左右、中期发展区100平方公里左右、远期控制区500平方公里左右”的战略步骤,努力打造创新名城、生态绿城、现代智城、国际友城、创富大城,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典范新城。8月23日,经市人大常委会授权,武汉市正式对长江新城实施“五管控”措施。9月28日,长江新城总体规划(概念)方案面向全球征集,吸引78家国内外知名机构报名,最终5家机构入围。11月17日,起步区城市设计咨询建议国际征集公告面向全球发布。预计年内完成长江新城概念规划、起步区空间结构研究,明年一季度形成总体规划。

3、武汉“九桥一隧一路”取消ETC收费

9月12日,市委市政府决定,自2018年1月1日零时起停止征收武汉市“九桥一隧一路”ETC车辆通行费。这一利国、利民、利城之事,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落实,将减轻武汉市民和企业负担,有利于促进三镇深度融合、一体发展。

4、大学生落户住房收入三大新政策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

10月11日,武汉市正式发布留汉大学生毕业落户、住房、收入三大新政策,在全国率先实行大学生落户“零门槛”,率先让大学生能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房,率先出台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让留汉大学毕业生能就业、易创业、快落户、好安居,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确保5年留下100万大学生。今年以来,武汉市先后推出两批共6816套大学毕业生租赁房;同时,年内将规划建设面积超过1000亩的长江青年城,为大学生留汉提供更多居住保障。截至11月底,在汉新落户的大学毕业生达12.24万人,是去年全年的6.8倍。

5、“红色引擎工程”创基层党建全国品牌

7月18日至19日,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武汉实施“红色引擎工程”做法获中央领导和中组部高度肯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实施“红色引擎工程”,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红色引擎工程”系统集成“红色引领、红色头雁、红色细胞、红色阵地、红色物业、红色文化、红色旋风、红色基金”,实行“法治、德治、自治”并举,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路子,让党的工作走进千家万户。其中,“红色物业”既发挥物业服务功能,又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今年以来,全市共组建公益性物业企业31家,3200多名大学生投身“红色物业”,其中党员大学生737名,784个市场失灵、自治失效的老旧小区有了物业管理,面貌焕然一新,群众获得感实实在在。

6、武汉率先向“新衙门作风”宣战

2月3日,新春上班第一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以改进机关作风开局,在全国率先向服务不到位、进取不积极、工作不落实、担当不主动的“新衙门作风”宣战,大力清除机关积弊。以从领导干部带头抓起、从确保重点工作落实抓起、从优化审批制度抓起、从群众关注热点抓起、从正反典型抓起等“五个抓起”打好组合拳,建立评议、问责、免责、激励等“四个机制”,优化机关作风建设。今年4月以来,武汉市开展“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发现问题998起,整改问题876起,其中纪律处分102人。

7、“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开创城市“校友经济”新模式

2月28日,武汉市创造性提出“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邀约全球武汉校友智力回归、资本回归,助推武汉赶超发展。一批知名校友热烈响应,“回武汉”成为潮流。5月26日,在汉高校校友总会联盟成立,统筹在汉高校校友的组织、协调、联络等工作,让校友资源不断向武汉聚集。至11月26日,共举办九批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专场活动,吸引校友签约项目总投资13000多亿元,形成强大气场,开创城市“校友经济”新模式。

8、“世界级城市生态绿心”东湖绿道构环成网

3月21日,东湖绿道二期工程正式开工。10月15日,东湖绿道二期全线路基贯通70公里,年底建成后,二期将与一期无缝对接,东湖绿道全长将突破100公里,形成一张环抱大东湖的绿网。绿道串联起江湖山脉、高校都市,打造城湖相融、山水相依、人景相生的东湖“世界级城市生态绿心”,“深入湖边,走向山林”将成为武汉市民的都市休闲方式。

9、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筹备工作全面展开

8月2日,距离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800多天,武汉召开军运会誓师大会,提出以奥运标准、军队作风、工匠精神,努力办出一届国际水准、中国气派、武汉特色的精彩军运会。世界军人运动会由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举办,是世界最高级别的综合性军人运动会,被称为“军人的奥运会”。筹办工作挂图作战、对表推进。军运会比赛场馆布局“长江主轴”两侧,将迎接120个国家近万人参赛。目前,军运会场馆建设已全面启动。

10、武汉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武汉继2015年获评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后,通过复查确认,再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全国文明城市”评价体系涵盖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各方面,是我国综合评价城市发展水平的最高荣誉。2015年,武汉以省会副省级城市第一名的成绩,当选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获得文明城市称号以来,武汉不换频道、不降标准、不减力度,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全国道德模范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出台《武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武汉市志愿服务条例》,举办全国社区网络春晚,探索建立文明城市建设“负面清单”管理机制等,多项工作引起全国反响。

11、规划建设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武汉长江主轴

为集中展示长江文化、生态特色、发展成就和城市文明,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规划优化建设武汉长江主轴,把长江主轴武汉段作为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来打造,变“长江天堑”为 “城市靓丽画轴”,创新大武汉的“中轴结构”。

5月4日起,武汉长江主轴概念规划方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根据方案,其核心段范围在长江大桥至长江二桥之间,重点段范围南北拓展至鹦鹉洲长江大桥和天兴洲长江大桥,按照交通轴、经济轴、文化轴、生态轴和景观轴“五轴一体”功能布局,十年基本建成。目前,长江主轴左右岸大道规划已初现蓝图,国际设计联盟单位已加入长江主轴规划中。年内,武汉市将完成规划体系建设。

12、全国首创网上群众工作部高效回应群众诉求

5月12日,武汉市在全国率先成立网上群众工作部,实行“虚拟机构、实体运作”,践行网上群众路线,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市网上群众工作部整合武汉城市留言板、12345市长热线等多个民情收集办理平台,集中收集民情,办理网民诉求,让老百姓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可以表达诉求,“网来网去”解决民生问题。至6月4日,全市17个区全部成立区级网上群众工作部。截至11月30日,武汉市主要民情受理平台共接到群众投诉、建议、留言74.6万件,按期办结率达98.86%。

13、“双万双联”架起干群连心桥

3月22日,武汉市在市、区两级机关启动开展“万名处(科)级干部联系服务万家小微企业、万名机关党员干部联系服务万家困难群众”(简称“双万双联”)活动,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当好小微企业发展“助推器”,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促进了相关惠民惠企政策出台。截至目前,解决小微企业反映问题8108个,解决问题比例99.9%;解决困难群众反映问题1829个,解决问题比例99.9%;走访困难群众22673人次,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认领“微心愿”12338个。

14、武汉再夺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

9月19日,武汉继2013年后再度被授予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同时荣获2013—2016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武汉“红色引擎工程”“支部建在网格上”“万名警察进社区”等经验做法被推介。“长安杯”4年评比一次,4年来,武汉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确保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

15、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推动来汉投资大幅增长

2月28日,全市招商引资大会召开,武汉市全面启动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加快推进武汉赶超发展。10月11日,一批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2336亿元的132个项目在汉落地。截至目前,全市签约投资金额2364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62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5%,创历史新高;引进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个,是去年全年的1.7倍;新引进产业研发机构32个,超过去年全年2个;新引进30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27个,是预期目标的4倍;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05个,是去年的1.3倍;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3个,比去年多3家,在汉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到256家。武汉成为最受投资者看好的城市之一。

16、“四水共治”开创系统治水新局面

2月以来,武汉市提出以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四水共治”为突破口,重点实施防洪保安、排水防涝、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业水污染防治、农村水污染治理、供水保障、水生态环境修复、滨水生态文化提升等“八大工程”,“护一城净水、绘两江画廊、显三镇灵秀”,结束三镇“看海”历史。今年汛期前,以江南泵站为代表的16项重点排水工程投入使用,中心城区排涝能力提升50%。截至11月17日,全市“四水共治”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占年度目标任务的90.7%,超时序进度(87.95%)2.15个百分点,138项去年灾后重建水毁工程全部完工,11个黑臭水体治理率先完成,市、区、街三级河长制湖长制体系初步建立,开创系统治水新局面。

17、“三乡”工程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武汉样本”

2月以来,武汉市创新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三乡”工程,鼓励市民下乡租用农村空闲农房和农地资源,引导乡村贤达、社会名人返乡创业,吸引企业家到农村投资兴业。武汉市先后出台了鼓励市民下乡的“黄金20条”、市民下乡助脱贫攻坚的“钻石10条”。通过实施“三乡”工程,今年1—11月,全市投入农村的社会资金达到152.69亿元,新增农民收入20.04亿元,其中271个贫困村村民增收2.53亿元,“三乡”工程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武汉样本”。

18、“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攻坚办事难

3月19日,武汉市试点推出“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审批模式,努力打造全国审批事项最少、流程最简、时限最短、服务最优的城市。7月31日,全市首批9653项审批服务“三办”事项清单公布,这标志着聚焦企业和市民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三办”改革创新正式落地。目前,575项市级事项全部实现了网上申报。截至11月30日,市区两级审批服务办件量839万件,提前办结率96%。

19、武汉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称号

11月1日,武汉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此前,柏林、蒙特利尔、首尔、神户、上海、北京等世界知名城市曾入选。武汉以“老城新生”为申报主题,将创意设计作为城市发展驱动力,让老城不断焕发新活力。目前,武汉在桥梁工程、高速铁路等领域的创新设计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世界飞行者大会永久落户武汉

11月4日至7日,首届国际航联世界飞行者大会在武汉举行,吸引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运动员参加,各类航空器和飞行器共计1000多架,赛期观众累计近50万人。世界飞行者大会是集体育竞赛、飞行表演、高峰论坛、国际会议、经贸活动等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航空运动盛会,会址将永久落户武汉,成为武汉又一城市节日和名片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