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刷刷]2016年扶贫故事:动真格 只为离梦想更近
2016-12-31 12:02:21 来源:荆楚网
  如果要概括2016年的年度关键词,你一定不能忘记“扶贫”。

  2016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12月20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表示:“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取得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减少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的任务可以超额完成。”

  1000万,这个数字在扶贫人眼里可能是克难攻坚的付出,在脱贫人眼里可能是摆脱贫困的喜悦,当然,在有的人眼里也可能是疑惑。

  以湖北之役观全国大决战,从他们的经历中,感知他们的努力与付出,探寻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或许,这正是推动决胜全面小康的不竭动力。

  贫困户:有路子挣钱 感觉生活有了盼头

青堡村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点。.jpg

青堡村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点。荆楚网记者 王振栋摄

  “在老地方住了三四十年,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搬新址、住新房……”12月29日,在恩施市龙凤镇青堡村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点,谈起新家村民刘大国依旧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青堡村地处龙凤镇西北部,距城区45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是恩施市的高山高寒边远山村。

  刘大国原本居住在离村部三四公里远的大山上,上面更是路不通、水不便,电压也不稳。“崎岖不平的山路,经常崴脚。”刘大国告诉记者,曾有乡亲因为上山下山摔断了腿,落下终身残疾。

刘大国和乡亲们在山上的老房子.jpg

村民刘大国和乡亲们在山里的旧房子。恩施市委宣传部供图

  “村里,年轻人能出去的都出去打工了。”刘大国说,因妻子长年患病需要照料,一直待在山上。“挂坡地只能种点玉米、土豆,基本没什么收入来源。”经过考察,刘大国被村里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4年开始,龙凤镇按照精准扶贫部署,对贫困户和有意愿的村民实行“梯次”搬迁。刘大国在驻村干部开导和帮扶下,决心告别山顶上的土木房子,搬入新建的居民点。

刘大国家的新房子(左一).jpg

刘大国搬迁后的新房子(左一)。荆楚网记者王振栋 摄

  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村里集中选址建设,补贴资金,同时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截至目前,青堡村164户易地扶贫搬迁村民全部搬到新居民点。

  “现在出门就是宽敞的水泥路,走几步就可以到村里卫生室买药、看病,很方便。”刘大国告诉记者,村里花卉基地可以打零工,下山后还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平时帮别人托运货物,“虽然新生活才刚开始,但有路子挣钱,感觉生活就有了盼头。”


  驻村干部:动真情、使真力才能见实效

曹重浩病倒后在医院接受治疗.jpg

曹重浩病倒后在医院接受治疗。荆楚网记者刘申 摄

  “香菇卖的咋样?还有没有什么困难?”近日,身体还未完全康复的曹重浩回村后,急着向村民了解香菇种植情况。

  曹重浩是郧阳区粮食局副局长,2014年进驻该区青山镇周家河村,担任周家河扶贫工作队队长。今年1月12日,在恶劣天气下连续走访多日的曹重浩,突然“讲话口齿不清、身体无法动弹”。在医院醒来时,曹重浩被确诊为劳累过度,突发脑梗塞。

  周家河村位于郧阳区青山镇西南部,由于交通闭塞,农业、工业基础薄弱,贫困人口较多。全村425户1488人,贫困户304户787人,扶贫难度大。

曹重浩(左一)病倒前在贫困户家走访.jpg

曹重浩病倒前在驻点村调研(左一)。 郧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听说单位要选派干部驻村扶贫,老曹主动要求进村。”区粮食局局长龚万有介绍说,今年已50多岁的曹重浩,在乡镇工作20年,有着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分配任务时,他又要求结对帮扶最偏远的周家河村五组。”

  去年,精准识别“大走访、回头看”正值酷暑,“老曹头戴草帽,肩搭毛巾,手提资料袋,一家一户的调查。”周家河扶贫工作队队员刘拴群告诉记者,不到十天,在曹重浩的带领下,工作队完成了对全村五个村民小组、161个贫困户的“大走访”,为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走访调查中,曹重浩发现周家河村山大树多,于是萌生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袋料香菇的想法。确定了项目,曹重浩又跑前忙后地张罗,成立香菇专业合作社。没有资金,他背着妻子,将自家的房产证拿去做了抵押。曹重浩告诉同事,“扶贫就应该对群众动真情、用真心、使真力。”

  在曹重浩的推动下,精准扶贫对象罗周青投入3万元,发展香菇2万袋,村民郑家军建起了塑料大棚,另有15户贫困户种植天麻、养殖黄牛和种植蔬菜,周家河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龙头企业:在参与扶贫中实现双赢

柏园村种茶的领路人严四毛(右).jpg

柏园村种茶引路人严四毛(右)。荆楚网记者刘申 摄

  大悟县柏园村与河南省的信阳市和罗山县交界,是一个“脚踏两省,鸡鸣三县”的边远山村,平均海拔600多米,全村1360人、山场17776亩、耕地1044亩。

  15年前,柏园村是个“三无村”:无通电线路、无通车公路、无致富门路。村民靠打柴到集镇换点油盐钱,年人均纯收入不足500元,村级债务达百万元之多。“山大不长财,四季砍柴卖,贫困却无奈,姑娘嫁不来”的打油诗是对当时柏园村的写照。

  当时,柏园村有个“知青点”建立的黄龙寺茶场,面积不足80亩,仅生产春茶,每公斤售价160元左右,无品牌、无市场。“几间破房子,满山老棍子,两条瘦狗子,几个老头子,收入填肚子”的“五子登科”顺口溜,是当年茶场的景象。

柏园村的种茶面积超过11000亩.jpg

柏园村茶叶基地。荆楚网记者刘申 摄

柏园村茶叶的品牌之一柏园黄龙寺茶.jpg

柏园村茶叶品牌。荆楚网记者刘申 摄

  上世纪末,孝感市的一名企业干部严四毛“下海”,带着30多万元资金来到柏园村,承包了黄龙寺茶场。在严四毛的示范和带动下,当地农户不仅从茶叶企业学习种茶技术,而且采摘的茶叶也可以直接销售给茶叶企业。

  “企业带动村民专业化种植,村民提供的优质产品也成就了企业发展。”严四毛告诉记者,对贫困户的切实帮扶,也能获得政府政策红利。经过几年的发展,严四毛的茶园面积扩展到600亩,亩产达到50公斤以上,年产值过千万元。

  目前,柏园村80%以上的农户种茶,农户种植总面积达4600多亩。柏园村的人均收入也由2004年的1300元增加到2014年的1万元以上,村集体年收入也因此增加到20多万元,全村累计脱贫1100余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