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师师通讯员 田立平施攀峰王璇)昨日,武汉地产集团传来好消息:东湖绿道主体工程完工,项目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长江日报记者前往探访,提前感受这条藏身大美东湖的世界级绿道。
全长28.7公里的东湖绿道共分为湖中、湖山、郊野以及磨山四段。长江日报启用无人机从上空俯拍,碧波之上,秋色正浓的东湖绿道将昔日分割开的磨山、听涛、落雁三大景区串成一线。其间,山坡、草场、湿地、沙滩,生态多样,景色宜人。
从湖中道入口步入,两侧高耸的池杉、乌桕树下,已完成刷黑的绿道顺着湖岸线蜿蜒远去。
绿道两侧的树木披上“保护衣”。东湖绿道沿线,有大乔木、乔木、灌木、球类、竹类、藤本、地被色块、草坪、水生植物共612027棵(株)。随着季节的变化,会变幻出不同色彩,春、夏、秋、冬四季有景。
绿道上的路灯也都各就各位,今后每晚都会点亮。一条长约200米的荧光跑道,由夜光材料铺成,夜晚散步,仿佛走在萤火虫海洋里。
不同于此前探访时紧张施工的场景,昨日现场的工人大都在做一些收尾工作。项目负责人介绍,收尾工作主要包括局部路面的沥青摊铺,地被及水生植物的种植以及驿站内装修等。
继续向前200米,一座绿瓦白墙的两层建筑跃然眼前。这座素雅的建筑为楚风园驿站,是东湖绿道的西门户。这里设有多个功能区域,可供市民和游客休息、淋浴、就餐或者租赁自行车。目前,东湖绿道沿线包括该驿站在内的25个驿站及服务点已全部完工。
从磨山北门至风光村,是长6.2公里的湖山道。湖边的芦苇、枯黄的水草、渐红的枝叶以及青翠的山峦,勾画出“半山半水伴红叶”的美景。
接着是长5.8公里的磨山道。该段串起楚市、离骚碑等著名景点,楚风浓厚。
从鹅嘴至磨山东门,是长10.7公里的郊野道。与湖中道、湖山道、磨山道是在原有道路基础上改造不同,这里本是附近村民的荒废田地,重新整修为绿道后,保留了自然的湖岸线以及原有的大小池塘。花草叠石映衬的湖岸缓坡、耐火砖铺装的人行步道、百分之百复制还原的水边民居,都让原本硬质砌筑的驳岸平添别样风情。
据悉,到12月下旬,施工人员将封闭绿道,模拟自行车、电瓶车上道,做承载试压,同时对智慧绿道的相关系统进行调试。
东湖绿道开放后,东湖游玩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全程慢游”将取代之前车辆直达的点对点游览。根据规划,东湖绿道建成后,将禁行机动车,只允许电瓶游览车、自行车和行人通行,或者从湖面坐船进出。现场施工人员曾做过测算,全程慢跑需要大约4小时,漫步休闲则可以玩上整整一天。
精心选材精细施工造匠心之作
不远千里只为找磨盘
连一个钉眼都不放过
一根长约20厘米、宽2厘米的带土草条,左端先轻轻压入缝隙,再用木棍一寸寸往右压实。为了让草条完全嵌入石缝,施工人员一个机械化的动作,必须重复至少4次。昨日,长江日报记者提前探访东湖绿道,被项目的精心选材和精细施工震撼。
十大类50多项流程标准近乎严苛
为达到世界级绿道水平,承建方中建三局专门编写了《东湖绿道工程精细化施工标准》,共十大类50余项,远高于行业规范。
以人行道铺装为例,其工艺流程达到9项。项目相关负责人称,铺砌人行道砖前,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先试铺50—80平方米,确认铺砌技术能达到质量要求。施工中,工长、质检员会对每个工作面开始铺砌的50平方米跟踪监控,合格后方可允许继续铺砌。而一般的人行道铺装没有试铺环节。
“绣花”式作业精细到每一个钉眼
项目现场负责人说,高峰期同时有3500人在作业。可一天下来,工程进度不会太大,因为大部分都是纯手工完成。
郊野段有一截竹筒路,全部是用大竹筒套小竹筒拼接完成。由于要先将大竹劈开掏空再套入小竹子,铺装过程十分费力。从四川请来的师傅手工铺装,常常一上午只能铺1平方米。
“因为要求精细,很多达不到要求的工人被淘汰”,该负责人表示,为追求最高的施工技艺,部分单项的施工人员换了四五拨。
大树的栽植也是如此。东湖绿道全线共有胸径20厘米以上的大乔木3807棵。由于施工断面狭小,大型施工车辆无法进入,大型乔木基本上靠人工搬扛。天气不好时,一天可能种不到10棵树。
在栈桥铺设的防腐木上,有直径近2厘米的钉眼。绿道开放后市民不会看到这些钉眼,因为施工人员将用小圆木块予以覆盖。
不远千里只为找一块磨盘
东湖绿道4条主题道,特色不一。为了凸显不同主题,每条道都引入了与众不同的建材元素。
比如郊野道,为了还原民风,引入大量茅草、耐火砖等老式建材。可这些建材的得来并不容易。色彩缤纷的耐火砖,是从湖南废弃的砖窑厂里整车拖回的。一条磨盘路,由520块磨盘构成。磨盘现已成稀罕之物,项目人员专程去北方农村一块块收集。
东湖绿道沿线,驿站的存在甚是亮眼。值得一提的是,驿站外墙面的纹路像虎皮一样。据介绍,这种外墙面用的虎皮石,以前老东湖大门边的石柱子上就有,为了保持风格的统一,这次也是造访了多个城市寻找这种石材,最终在黄陂找到。( 黄师师通讯员 田立平施攀峰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