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欣 通讯员赵旋 实习生张晗璐)3日,武汉爱鸟市民谭军和王雪峰像往常一样,前往府河观鸟。让他们惊讶的是,一种从未见过的鸟闯入镜头。昨日,经市园林和林业局野保处组织专家认证后,证实此鸟名为红颈瓣蹼鹬,是我市发现的又一种新鸟类。
记者看到,红颈瓣蹼鹬名为“红颈”,周身却是黑白相间,腹部和脖子呈雪白色,背部有均匀分布的黑色羽毛,头上一簇黑色的毛犹如戴着一顶帽子,十分讨喜。谭军发现红颈瓣蹼鹬时,正逢黄昏时分,红颈瓣蹼鹬正在府河柏泉段的浅滩上专心捕食,府河里肥美的鱼虾成为它安享的晚餐。
红颈瓣蹼鹬是一种沿海分布的鸟种,过去只在海南、广东、香港等地出现,为何会首次来到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野保处负责人程本泽分析,红颈瓣蹼鹬属于候鸟,在中国东北至西伯利亚北部区域完成繁殖后,前往沿海地区过冬。往常会选择东部迁徙路线,途经东部沿海省份。如今,红颈瓣蹼鹬改走中部迁徙路线,将府河作为“驿站”停歇,补充能量后再继续南迁。
类似情况不在少数。今年夏秋之交以来,武汉府河地区吸引了大批南迁的鸻鹬类候鸟在此驻足。武汉观鸟会会长颜军介绍,目前已新记录到白眉鸭、金眶鸻、大沙锥、红颈瓣蹼鹬、红颈滨鹬、青脚滨鹬、尖尾滨鹬、长趾滨鹬、弯嘴滨鹬、普通燕鸻、黄鹡鸰共11种鸟类。府河湿地鸟类记录总数达到160种,刷新记录。
程本泽分析,今年洪水过后,府河滩涂面积增大,加上府河周围水系丰富,开发密度低,水质较好,形成了禽类吃小鸟,小鸟吃小鱼、小虾,小鱼小虾吃水草,水草养水,水供禽类生长的完好生物链,而鸟类的聪明远超我们人类的想象,它们中有类似人类打电话一样的信号,发现府河适应生活后,便“呼朋唤友”吸引同类来此。
据了解,早在去年底,府河在鸟种上已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标准。更与其他湿地不同的是,府河是全国少有的距离城市中心半小时就能到达的、保护完好的湿地,它处于武汉六大绿楔之一的府河绿楔,虽不是具有行政区划的湿地保护区,但府河湿地却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并建立起日常巡护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