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上午,一名孕妇在秀山高速路收费站惊险产子,据传是无良司机为避忌讳将孕妇赶下车所致。这条新闻刷爆朋友圈,司机遭到网民众口谴责——昨日重庆晚报头版以《为什么产妇想对司机说谢谢?》为题,揭示了这条新闻的真相:司机为避忌讳,同时担心再开下去可能会出事,而让孕妇下车,事前得到孕妇丈夫的同意,并与其一同将孕妇抬下车,接着打120报警求助,一直待在现场直至孕妇产子后才离开。
文章昨日见报后,与不少媒体报道的事实不一致,部分读者通过自媒体、网络媒体发声,质疑几个版本孰真孰假。为此,重庆晚报记者详尽还原了当天采访过程:真相是这样得来的。
两小时记者15次核实
4日下午,经过当事人允许,重庆晚报记者从高速执法队通讯员处拿到田先生电话。在断断续续交流中,记者初步掌握了事情经过,感觉与部分自媒体、网络媒体报道的“无良司机赶孕妇下车产子”事实,有较大出入。
为核实真实细节,从下午3时28分到5时21分,重庆晚报记者一共向田先生拨了15次电话核实。田先生明确表示,司机让他们下车是事实,但是征得自己同意的,还一同将孕妇抬下车,绝对不是撵下车,更不存在扔、弃这些行为。他说:“面包车司机是帮了我们,我们不能昧着良心说假话,要对他说谢谢。”
视频中确认司机没有跑
通过QQ聊天,重庆晚报记者向田先生求证执法队传来的一段视频:一名白衣T恤男子,一直站在孕妇旁边,他是谁?田先生通过记者视频截图证实,白衣男子就是面包车司机。正是这段视频画面,证实了面包车司机没有对孕妇扔、弃、拔腿就跑。
面对网络一边倒的指责,作为新闻当事人的面包车司机到底做了些什么?他的真实想法如何?根据“新闻必须向当事人求证”原则,重庆晚报记者再三说明采访意图后,田先生答应通过朋友打听面包车司机的电话。
经过田先生朋友帮忙,重庆晚报记者辗转拿到面包车司机杨先生的电话,成功实现了新闻面对面,采访到了当事人的真实想法。
通过晚报再次感谢好心人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再次联系司机杨先生。他说:“网上言论对我影响很大,好多亲朋好友打电话来关心我。我心里很难受,今天一整天都没有出门。以前我都在外地做服装生意,下个月又要去外地打工,希望这件事不要再影响到我的生活。”
昨晚9时34分,田先生给记者一张全家福照片。田先生说,妻子恢复得很好,儿子重7斤3两,小名叫陆生。
这样的幸福时光,来得一点也不轻松。田先生说:“我们想通过重庆晚报,再次感谢所有关心我们的人。”
田先生说,当时妻子路边生产,借了一位大爷的伞,事后他给了大爷160元红包。“事后我找到司机杨先生,给了他500元红包。因为他看我老婆快生了,高速路上一直超速,就当给他补点罚款。”田先生说。
说法
西南大学新闻学教师郑劲松:
强化局部真实 可能造成新闻失实
郑劲松说,这两天他看过关于秀山孕妇高速路产子不同版本的新闻。“重庆晚报的报道,是不偏不倚地把事实的全貌展现给了读者。”
郑劲松称,无论哪个版本,说的都是同一个事实——司机认为孕妇在车上生子不吉利,孕妇得众人帮助在高速路成功产子。然而,有的媒体只报道了现场情况,没有找到面包车司机,对孕妇家属的说法也是轻描淡写,揭示的只是局部新闻事实。
孕妇是怎么下车的?真的是被撵、弃、扔下车的吗?孕妇下车后,司机又去了哪里?是原地等待还是拔腿就跑?孕妇家属对司机是什么态度?这些细节恰恰是引起争议的原因。有的媒体要么一笔带过,要么只字不提。
郑劲松说,从新闻学上讲,新闻真实是指整体真实而非局部真实,强化局部真实很可能造成新闻失实。重庆晚报这篇新闻,不但展现了执法队员、司机、产妇一家的说法,还加入了更加中立观点,即妇产科医生说法。“部分媒体强化局部事实,只能博得一时眼球。比较而言,重庆晚报报道更为全面,反映的是整体真实,更有新闻价值,也对读者更有用。”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家恕:
真实也是媒体的生命
张家恕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媒体的生命。信息爆炸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新媒体,用满天飞的假信息与标题党博取一时眼球,就是把信誉和生命当赌注。
如今不少受众喜欢道听途说,甚至连新闻内容都没看,就跟风舆论一边倒。这种情况在朋友圈更甚。因为朋友圈相对封闭,有类似倾向和立场,所以看问题更容易不问事实只跟风。
“正因如此,传统媒体更应该坚守立场,坚守真实。”张教授说,一方面,记者应该对当事人坦诚,说明采访意图,见报时忠实于真实。另一方面,被采访者也应实话实说,不可歪曲与夸大。“面对媒体是不可以撒谎的。”
秀山县宣传部:
部分媒体 未向当事双方求证
昨日,秀山县宣传部相关负责人称,他们已对该事件做了调查,发现司机确是因为忌讳而让孕妇下车生产,但司机并未对孕妇做出弃、扔、撵等动作,不是部分媒体报道的那样无情无义。他们认为,部分媒体是凭借主观臆测,没有向当事人双方求证就写出报道。目前,秀山县宣传部已要求部分媒体撤下其在网络上的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