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中华鲟第58次增殖放流在宜昌进行,2020尾中华鲟放归长江。其中,60尾中华鲟的体内预先植入了可监测的声呐标记,用于科学研究。长江日报记者昨日从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获悉,这60尾中华鲟中,有6尾还在背板上安装了卫星标记,这是卫星技术首次应用在中华鲟的监测工作中。
这个卫星标记主体呈黑灰色,大约与成年男子手掌一样长,头部大、下部小,外形类似放大版的鱼漂。主体的头部有一根天线,尾部有一个白色和红色的连接装置。
卫星标记内有温度、水压、盐度、光照和地磁场感应器。光照和地磁场感应器能够确定中华鲟的经纬度和活动区域,温度感应器则是确定中华鲟喜欢的具体水温。相关技术人员称,水压感应器能够确定其经常停留的水层深度,特别是在深海里,中华鲟到底在多少米范围内生活,目前还是未知。
据了解,卫星标记技术是弹射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的有机结合。卫星标记悬挂于中华鲟体表,分别设置在放流后70天、90天、120天和150天后脱落。标记脱落后自动浮出水面,连接卫星并发回洄游路径水温、盐度及轨迹信息。此项监测数据如果能够按计划回收,对揭示中华鲟洄游习性与环境的相关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标志着中华鲟研究“由江入海”。
首批12尾
带声呐标记中华鲟过汉
最快者本月中旬到入海口
“快看快看,今天早上7点50分13秒,又有一尾放流的中华鲟游过武汉了。”昨日上午,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水生态研究室助理工程师朱佳志指着电脑屏幕兴奋地说,这已是长江武汉段近三天以来监测到的第12尾中华鲟,占到此次放流可监测的60尾中华鲟的两成。
从4月24日中华鲟放流当天开始,朱佳志等科研人员就顺江而下,跟着信号走,经过荆州、岳阳和洪湖等地后到汉。朱佳志和同事们在武汉长江大桥两岸附近水域,分别布设了1个法国产的特殊听筒,用于接收声呐标记发出的信号。这个声呐标记,每8秒钟发出一次信号,听筒只要位于1.5公里的半径之内,都能接收到信号。
长江日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听筒长约30厘米,每隔1秒,红色指示灯闪烁1次。用不锈钢套筒固定后,沉入江中,开始工作。读取数据时,需将其从水中捞出,再插入一把磁性钥匙,将听筒通过蓝牙与电脑相连,相关数据在电脑上显示。
从昨日监测现场读取的数据分析,率先在汉过境的先遣部队共有12尾中华鲟,占到有声呐标记可监测中华鲟总数的两成。在4月29日至5月1日期间,它们在长江武汉段留下了近30条记录,其中过境最高峰发生在4月30日。
“你看,编号690的这尾中华鲟多像个贪玩的孩子,4月30日从早上6点19分开始的8分钟内,它就一直在长江武汉段徘徊,留下了十多条记录,这之后就消失了。”朱佳志说,希望能在下一站鄂州再度发现它的信号。
中华鲟研究所还透露,今年放流的鱼种选取了中华鲟研究所2009年至今繁殖的鱼种,且放流鱼种体型规格大、遗传多样性高。本次放流中,中华鲟在岳阳段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迹象,个体速度的快慢一览无余,就如同马拉松比赛一样。该研究所表示,在这场通往海洋的“长跑”中,领头羊并不固定,并非谁的块头大、年纪大,谁的速度就一定快。比如在荆州、岳阳和洪湖等监测点,拔得头筹的除了有2009年出生的,还有2011年、2012年出生的中华鲟。
随着放流中华鲟的“先遣部队”在汉过境,中华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也将继续沿江东去,紧跟中华鲟回归大海的步伐。据了解,去年放流的中华鲟平均花费21天,就到达了长江口。其中速度最快的一尾中华鲟仅用时18天。科研人员估计,本月中旬,东海入海口有望迎来最先抵达的中华鲟。
小资料>>>
生在长江长在大海秋季会溯源返回出生地
中华鲟,又叫鳇鱼,寿命长、体格庞大,性格温顺,是典型的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它生在长江,长在大海,最终又回到家乡,可谓“少小离家老大回”。
中华鲟是与恐龙同时代的生物。恐龙灭绝了,但中华鲟顽强地生存下来,在海上孤独生存数千万年后才发现长江这个风水宝地,并把其作为繁衍生息的根据地。每年秋季繁殖季节,中华鲟都会成群结队地从大海千里溯源返回出生地长江,最远能够到达金沙江下游。
更令人称奇的是,它们从进入长江口开始,到离开长江进入大海前的时间内,粒食不进,往返近万里,表现出惊人的耐饥耐劳和辨识方向的能力。
1981年1月4日,随着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成功,中华鲟回老家产卵遇阻,有关部门开始采取人工繁殖的方式保护中华鲟,中华鲟苗种培育体系日渐完善。目前,随着鱼苗技术的成熟,现在投放的都是30厘米以上的成鱼了。人工繁殖中华鲟从捕捞亲鱼到放流鱼苗一整套技术逐渐成熟。截至目前,中华鲟累计放流58次,达500余万尾。其中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华鲟达17000余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