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曾批评女儿托人买绒衣:你花的钱是人民的
2016-03-31 09:04:00 来源: 现代快报

刘爱琴与南大学子交流 现代快报记者 顾炜 摄

刘爱琴所著的《我的父亲刘少奇》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昨天下午,刘少奇长女、89周岁的刘爱琴来到南京市建邺区国家广告产业园,为南京大学爱知求真读书会的年轻人们签赠《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一书。刘爱琴满头银发,看上去慈祥而又精神头十足。年近九旬的她自称“90后”,多次强调爱看书。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刘爱琴这次南京之行,是为了祭奠母亲何宝珍。1934年冬,何宝珍在雨花台英勇就义,长眠在这里。

现代快报记者 徐萌 胡玉梅

曾被迫当“童养媳”

每天干活还挨打

“11岁之前,我就是个小流浪儿,不知道父母是谁,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在读书分享会上,刘爱琴讲述了儿时故事。

刘爱琴回忆,1927年,父母忙着组织武汉工人运动,革命形势严峻,便把刚出生不久的她托付给汉口的一位革命积极分子,“养父养母把我当作亲生孩子养大,当时家里很穷,连个固定睡觉的地方都没有。”

到了8岁那年,养父母连苦日子也快支撑不下去了,只能把刘爱琴送到城里的亲戚家。“养母前脚刚走,那家女的就扔给我一把扫帚,让我干活。”

之后,干活和挨打成了刘爱琴的日常生活,“每天天不亮,我就被喊起来劈柴、扫地、担水、烧火,整天都在不停地干活,稍不满意,就会挨打,胳膊上、腿上,到处是淤青。”

“有一次我去井边担水,往上提水桶时眼前一黑,身子随着水桶掉进井里。幸亏男主人比较好,赶紧放下梯子把我捞了上来,才捡回了一条命。掉下去的时候,我想‘这下我死了,拉倒了,不活了’。”

时隔80余年,刘爱琴说起这段往事,仍不禁皱了皱眉头,“后来才知道,我是被卖给这家当了童养媳。”

11岁才和父亲见面

得知母亲已牺牲

直到1938年3月,刘爱琴终于离开武汉,到延安,来到了父亲刘少奇的身边。

刘爱琴回忆,刘少奇随革命队伍到达延安之后,把一张何宝珍的小照片交给同志,请他们帮忙到汉口找寻失散的女儿,但没有音讯。

后来,周恩来得知此事,委托汉口一家报纸刊登照片和寻人启事,才找到了刘爱琴的养父,进而找回刘爱琴。

“当时,叔叔把我带到了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说我的亲生父亲在延安,要把我送到爸爸身边。”刘爱琴回忆说。

之后,刘爱琴和几个孩子一起坐上火车,经过了好几个日日夜夜,终于到达延安见到了父亲,“那是我11年来,第一次回到爸爸身边。”

但我很好奇,为什么我见到了爸爸,没见到妈妈?当时父亲的回答让她很伤心,“你妈妈牺牲了。”

原来,1933年,母亲何宝珍在上海参加革命时被捕,后被押往南京宪兵司令部监狱,英勇就义。

刘爱琴回忆,“父亲只告诉我,母亲已经牺牲了四五年,让我去找跟母亲同监狱的同志了解。我猜父亲可能不愿见我难过落泪,才不在我面前过多提起往事。”

1977年带花圈到南京

在雨花台跟母亲“见面”

在延安,刘少奇给刘爱琴上了第一堂启蒙课。刘爱琴说,“之前没上过学,只对标语中的倒字有点印象,父亲教我的第一个字是‘刘’字,我看着半边很像就念出了‘倒’字,父亲又写了一个‘倒’字,我就完全蒙了。”

“和父亲相处,我觉得非常愉快。但仅仅在父亲身边呆了一年,我就和哥哥一起,被送往苏联国际儿童院学习,一呆就是10个年头。直到1949年,才和父亲一起回国,参加工作。”刘爱琴说,刚回国的时候,自己连中文都说不太利索了。

一直到了1977年,她才有机会到母亲墓前祭扫。“当时也是清明节,我父亲已经辞世了,我带着儿子从北京来到南京。”刘爱琴说,当时,她抱着一个大花圈坐上了火车。“买不起卧铺票,我跟儿子买的硬座,花圈就立在座位旁边,到了南京站,我特意走到车厢连接处,用清水洗了把脸,然后坐电车赶到雨花台烈士陵园。”

到了雨花台烈士陵园,刘爱琴和儿子放下花圈,面向纪念碑深深鞠了三个躬,“从小到大基本没见过母亲,我站在纪念碑前想了很久,还是流下了眼泪。”而且,刘爱琴还和儿子在四周捡了雨花石,带回北京留作纪念。“当时祭扫完就回去了,没有人知道我们来过。连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

重走红色路

犹记父亲当年教诲

经历了几十年的甘苦荣辱,对于89岁的刘爱琴来说,都已经淡然。她浑身透着慈祥,为人随和,笑眯眯的。

说起这次行程,刘爱琴说,他们一行是3月中旬从河南开封出发,“重走红色路”,沿着父母的革命足迹行进,沿途挖掘历史。南京是这次行程的第二站,4月2日,刘爱琴将到雨花台烈士陵园,凭吊母亲何宝珍。

南京的雨花台,刘爱琴是很熟悉的,“我几乎每年都来。”每次来,她都很低调——这是父亲的要求,父亲生前对他们的教育就很严厉。在刘爱琴《我的父亲刘少奇》一书中,刘爱琴回忆了父亲只有23元8角的钱柜,以及父亲对她的严厉教导。在书里,刘爱琴还讲了几个小故事,一次她让父亲身边的工作人员帮忙买了一身绒衣绒裤,父亲知道后严厉批评了她,当时父亲说:“你花的钱,不是我的,是人民的钱。你知道我并没有钱,连我花的钱都是人民的。自己已经有了的,就不要去买,尽量不去花人民的钱。现在人民还穷。”

今天,刘爱琴将前往雨花台一家社区养老中心,跟雨花台小学何宝珍中队的孩子们见面。后天上午,她会前往雨花台烈士陵园,凭吊母亲并捐赠纪念品。刘爱琴说,这次捐赠的纪念品包括母亲何宝珍的水晶像,父亲刘少奇的3D正面像,还有一套纪念邮票。

对话

“我享受现在的安宁”

现代快报:您现在的生活如何?

刘爱琴:生活挺安宁的,我享受现在的安宁,我们这批去苏联的孩子定期聚会。做俄罗斯菜,唱当时的歌,跟小时候一样,挺开心的。

现代快报:听说您特别爱读书?

刘爱琴:我喜欢看书,现在手上看的是《褚时健传》,他真的是一个传奇人物,褚橙现在很火爆。

现代快报:您一般什么时间看书?

刘爱琴:我大多数时间都在看书,早上起床后,就看书,晚上睡前也看书。看的书比较宽泛,中文的、俄文的都有。

现代快报:您看上去特别精神,是不是每天都运动?

刘爱琴:(笑)我现在眼不花,耳不聋,看书都不用戴眼镜的。我这个人读书晚,11岁回到爸爸身边才开始读书。也许是读书晚的缘故,动脑子多,所以,现在思路还比较清楚。我还喜欢运动,年轻的时候,跳舞、打排球都会,尤其喜欢打排球。现在,喜欢遛弯,每天下午,我都会出去散步,一两个小时。早几年,清晨5点就起来,坐地铁到颐和园,溜达一大圈儿。

现代快报:那您有什么保养窍门吗?

刘爱琴:(笑)我平时会喝点红酒,在家吃点洋葱,每天一个鸡蛋。还喜欢喝茶,喝的绿茶相对多一点,但红茶也爱喝。教你一个小窍门,红茶里加点糖,味道会更独特。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