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图文:PM2.5最高破800最脏空气突袭武汉
环保部门:周边省份烧秸秆是主因本报四问:如何打通“防霾产业链”
来源:楚天金报
遮天蔽日——这是不少人昨天下午在户外的感觉。昨日,武汉PM2.5指数达到监测以来的史上最高值。
■实况
污染指数不断飙升
昨晨5时,武汉市城区PM2.5、PM10小时平均浓度分别为79微克/立方米、111微克/立方米,随后快速爬升。上午8时,上升为119微克/立方米、149微克/立方米。
到昨日下午3时,城区PM2.5小时平均浓度达到326微克/立方米;下午4时PM10小时平均浓度达到395微克/立方米。
■峰值
污染指数远超“爆表”
而到了下班时分,武汉遭遇了“最严重时刻”。
截至昨晚7时,武汉环境监测中心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上,出现了该市对PM2.5实施监测以来的史上最高指数纪录——城区小时浓度值606微克/立方米;PM10也是罕见的733微克/立方米。其中,东湖高新监测点PM2.5小时浓度值达895微克/立方米;沌口新区监测点PM10小时浓度值达824微克/立方米。
以往PM2.5超300网友就喊“爆表”,面对昨天的数值情何以堪?
戏剧性的是,昨天夜间,武汉城区PM2.5、PM10的小时浓度突然呈现冲高回落的陡降变化。晚10时,城区PM2.5、PM10小时浓度降为175、231微克/立方米。这是不是意味着污染物正从武汉市逐步外移呢?今日或可拭目以待。
■应对
周末或人工降雨驱霾
根据预报,今明两天的空气污染程度依然不容乐观,预计武汉城区中度以上的空气污染还要维持一两天。本周末可能到来的降雨,或是缓解污染的甘霖。
昨日,记者从湖北省人工影响办公室获悉,飞机人工增雨已在阳逻机场待命。而武汉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内高炮增雨也已准备好,等天气符合条件,或在本周末降雨除霾。
■链接
雾霾的危害及防护
雾霾会诱发人们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结膜炎、支气管炎、眼和喉部刺激、咳嗽、鼻塞流鼻涕、皮疹等病症。
遇到雾霾天时,应避免户外活动,如必须出门要戴口罩,回来后及时清洗面部及裸露肌肤。
此外,要关闭门窗,减少外环境颗粒物进入室内。开车时尽量少开车窗,空调应用内循环。
■影响
大妈们取消广场舞
在中北路上,以前每晚7时准时进行的广场舞,也临时取消。住在东亭的王阿姨昨日下午5时许,就接到了领队发送的取消广场舞短信。
连小孩们也受“牵连”。李女士儿子今年5岁,以往幼儿园放学后,都会到小区里玩耍。昨天直接被关在了家里。“雾霾太大,幼儿园老师建议放学后,不要让孩子外出玩耍。”
轮渡汽渡全部停摆
昨日,过江9条轮渡航线全面停航,截至晚8时收班仍未恢复航行,不少过江乘客受到影响。
此外,昨日下午5时40分起,武汉汽渡管理所决定对市内唯一的汉口滨江苑至武昌铁机路汽渡航线停航。
高速公路或将限行
记者从省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获悉,昨日的雾霾尚未对高速公路行车造成明显的影响。然而,若雾霾程度进一步加剧的话,高速公路或将启动应急预案,将采取巡逻车带道、降低车速等措施。必要时还会限制通行、封道。
昨日,武汉中心气象台发布雾霾黄色预警,襄阳、随州、武汉、孝感已出现能见度小于3公里的霾,并且刷新PM2.5实施监测以来的史上最高指数纪录。这场堪称史上最严重的雾霾是如何形成,我们能采取哪些措施,该吸取怎么样的教训?
[page]原标题:“从长江大桥上经过,只见桥栏杆不见长江”——昨日,武汉遭遇今春以来最严重空气污染,午后能见度急剧下降,全城黄尘笼罩。市环保局通报称,主要原因系东北风将周边省份焚烧秸秆产生的污染物质吹入武汉。
本次雾霾为何如此严重?
百余个秸秆焚烧点“包围”湖北
这样严重的污染从何而来?环保部门昨日称,主因还是武汉周边区域因秸秆焚烧产生空气污染物,输入到武汉,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周边区域是哪里?在国家环保部网站上的卫星监测火点图上,记者找到了些许“真相”。
根据环保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6月12日的秸秆焚烧遥感监测日报显示,共监测安徽、河北、河南、江苏、山东的秸秆焚烧火点162个。其中安徽有火点104个;河北有火点5个;河南有火点16 个;江苏有火点8个;山东有火点29个。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大部分有火点的省份及相关城市几乎都环绕在湖北省周边。
此外,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分析称,近期近地面风速较小,水平和垂直方向扩散条件较差,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也就是说,本地污染积聚难扩散是原因之一。
烧秸秆为何屡禁不止?
农民力不从心且卖不了多少钱
正处于夏收季节,农田里总能看到禁止燃烧秸秆的大幅标语。记者了解到,《大气污染防治法》颁布后,四川、河南、安徽等省纷纷出台《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规定》,对违反秸秆禁烧规定的,可处200元以下的罚款。
甚至,不少地方层层建立责任制,将禁止焚烧秸秆的工作目标责任到乡、村、地、人。然而,高压态势下,收效甚微,燃烧秸秆为何屡禁不止?
湖北圣燃秸秆煤炭厂总经理代列平称,夏忙时分抢收,时间紧,农民再去处理秸秆,有点力不从心,“把秸秆烧掉是最快的办法”。
此外,一位业内人士介绍,一吨秸秆的均价在200元左右,算上人力运输等成本,农户卖一吨秸秆往往只能赚几十块钱。多重因素作用下,不少农民还是选择最习惯的方式——一烧了之。
环保产业链为何转不动?
这边一烧了之那边喊“吃不饱”
秸秆发电,一度被认为是大规模处理秸秆的最好办法,不仅需求量大,而且对秸秆质量要求不高。但记者昨了解到,这条环保产业链却始终转不动,生物质发电企业一直面临“吃不饱”的难题。
“如果开足马力生产,我们在省内一年可‘吃’进200万吨秸秆、稻壳和木材加工边角料等生物质燃料。”湖北一家生物质发电企业负责人介绍称。但去年该公司实际收购的原料,和理想收购量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农户送多少我们收多少,来者不拒。”他透露,公司仍对原料非常“渴求”。“以现在的原料收购量,还远不能满足公司满负荷生产。”
治霾该算怎样的经济账?
花大钱治理不如事先扶持环保产业
飞机人工降雨,加大洒水,购置空气治理设备,每年花费不菲,然而这都是事后应急处理,其实将相应经费投入扶持环保产业,具有更根本治理效果。
“要寻找处理秸秆的出路,根本上还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让卖秸秆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大。”湖北一家生物质发电企业负责人说,“希望政府能像对待低碳经济那样对待秸秆加工产业”。
事实上,2009年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编制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力争到2015年,在全国建立较完善的秸秆还田、收集、储运体系,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秸秆还田和产业化综合利用格局,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
但是这些扶持政策在企业看来还不够多。湖北圣燃秸秆煤炭厂总经理代列平称,国家虽然有政策,但是没有硬性措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