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湖泊开发怪圈:房企为省拆迁成本 疯狂填湖造陆
2014-04-07 07:19:09 来源:汉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武汉市的湖泊开发中,填湖建房地产已经形成怪圈,湖泊面积不断遭到蚕食,这种破坏性的开发利用导致湖泊资源不断萎缩,也把公共资源不断变成少数人享受的东西。

\

西湖美景甲天下,提起西湖人们自然联想到秀丽的风景,而提起东湖,甚至有人都不知道它在哪里。

武汉人总要把东湖和西湖比一比,在外界看来,东湖的名声远不及西湖。虽然东湖面积比西湖大,而且景色也不差,还挂着国家5A级风景区的名头,但与西湖相比它的开发利用还相差很远。

除了东湖,武汉还有上百座湖泊,水域面积占全市1/4。这个有着“百湖之城”称谓的城市,这些年走上了填湖占地的破坏性开发怪圈,既没有保护好湖泊资源,也没有充分利用好如此密集的湖群,更没有在城市发展中打造出湖城的特色。

1. 湖泊开发陷入地产怪圈

不到四月,武汉的温度已经接近30度,武汉大学的樱花绽放,校园里游人摩肩接踵。许多慕名来看樱花的游客也许不知道,就在武汉大学边上的东湖也是国家5A级风景区。

作为武汉第一大湖,东湖在武汉人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西湖之于杭州。东湖不只是一个湖泊,它是由密集的湖群组成,包括众多子湖。它位于武汉繁华的武昌区内,在这个教育发达的城市,众多高校环湖而建,如众星拱月。

除了东湖之外,这一地区还有南湖、汤逊湖、沙湖等湖泊。而在汉口、汉阳以及其他组团也有墨水湖、梁子湖、武湖、后官湖等。仅在武汉市中心,主要湖泊就有三十多个。

“有的地方没有水还要挖人工湖,武汉这么多湖泊,应该充分利用,做好这张城市名片。”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教授彭贤则告诉记者,武汉市要珍惜这些自然资源,做出品牌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武汉市大量湖泊被侵占、污染,还有部分湖泊彻底消亡。这给武汉当前开发利用湖泊资源带来一个难题,如何先保护好资源。过去,房地产开发和城市规划大量填湖,除了导致湖泊数量减少外,湖泊的面积也大大缩水。

“改革开放之前城市湖泊基本变化不大,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这20多年,湖泊数量迅速减少70%。”湖北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志斌告诉记者,保存下来的湖泊面积也在缩小,这导致武汉在湖泊方面原本丰厚的家底已经所剩不多。

在武汉市的湖泊开发中,填湖建房地产已经形成怪圈,湖泊面积不断遭到蚕食,这种破坏性的开发利用导致湖泊资源不断萎缩,也把公共资源不断变成少数人享受的东西。

“因为我们国家的土地制度有很大问题,政府低价从农民那里拿到地,再以比较高的价格转让给开发商,中间就有很大的利益分配,这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重要的来源。这样的话很多城市开发比较倾向于向外扩张,而不是在内部来开发,城市中心开发的征地拆迁成本太高了。”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成德宁对记者表示,这导致中国城市不断往外蔓延,城市扩张的边界无法控制。

低密度的开发趋势使得武汉众多湖泊成为城市扩展的首要方向,因为填湖不需要支付过高的拆迁成本,而填出来的临湖地产往往能卖出高价。

2. 污染严重不利湖泊开发

“武汉市自来水水厂90%以上是从长江和汉江取水,因为本地的水污染还是很严重,特别是湖泊,基本不能作为饮水。”长江科学院副院长陈进表示,虽然武汉拥有166个湖泊,但大部分自来水厂都不从湖泊取水。

“百湖之城”的武汉很难找出一个水质达到二类的湖泊,仅有部分湖群的子湖可以达到这个标准,大量的湖泊属于五类、劣五类水质。这种水质不能饮用,更不适合游泳。

记者接触的几位武汉市民都表示现在不敢下湖游泳,从小在沙湖边长大的出租司机陈师傅告诉记者,小时候沙湖水特别清,经常去游泳,现在虽然未到夏天,记者从连接沙湖与东湖的水果湖边经过时,也能闻到阵阵腥臭味。

湖泊水体由于流动性差,因此污染之后很难治理。现在武汉的湖泊随着面积退化和周边岸线的硬化,已经逐渐失去与长江连通的功能,没有活水导致湖泊污染更难清除。

“洞庭湖、鄱阳湖有很大的汇水面积,它和长江连通,换水周期也就几天。很多湖泊换水周期一两年、两三年,甚至像高山湖泊几百年才换一次水。”陈进表示,这样导致湖泊积累的污染物长期释放,形成内源污染。

湖泊本来具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而严重污染的水体已经丧失诸多功能,成为死水,其旅游观赏价值也大大降低。散发恶臭的湖水别说吸引人们观赏,就是路过也会熏得人直捂鼻子。

在武汉保护最好的东湖,主体湖泊污染也长期是五类左右,而沙湖、南湖水质更差。

“东湖的水质自称有四类,但很多地方是五类,这是不能游泳的。”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周敬宣对记者表示,东湖的排污没法阻止,底泥也没法清淤,造成东湖水质得不到改善。

武汉目前正在进行六湖连通工程,打通东湖及其周边湖泊的联系,从而与长江相连,借助长江水来加快湖泊水体交换,以减少污染。

不过,在彭贤则看来,这种水质改善不是通过生态系统改善的,而是通过长江换水进行改善的,这对长江的水质和下游都有影响,治标不治本。

3. 湖城特色如何发挥?

在湖泊消减和污染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武汉市旧有的湖泊开发利用模式也越来越难以为继。此外,随着民间环保力量逐渐增强和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对于湖泊的破坏性开发监督举报越来越多,这对政府造成不小的舆论压力,促使其反思如何探索新的开发利用道路。

对于武汉的城市发展来说,并未体现湖泊资源丰富的特色,城市化道路也显得与其他城市大同小异。

“武汉是江城也是湖城,江和湖是武汉的城市基础。”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对记者表示,武汉的发展要突出自己的特色。

提起意大利的威尼斯,人们就想到水城,而提到武汉,当地人则开玩笑说让人想到最大的县城。与威尼斯相比,武汉也地处交通要冲,号称九省通衢,水域面积广阔,即使不像威尼斯那样是建在水上的城市,但城市水系丰富的特色却不突出,城市的水景观也没有发展起色。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结合起来,才有吸引力,只是自然景观也没有美到哪里去。”陈进认为虽然东湖很大,说是比西湖好,但是古人没有在这留下大量的诗词和足迹,因此吸引力不足。

此外,武汉的国际化程度不高,气候也不好,夏天是火炉,冬天又冷,这也影响人们的出游选择。

“武汉市有山水、湖泊和湿地等自然风光优势,而且它的特点就是湖泊众多,如果湖泊资源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甚至消失了,那武汉市也就没有什么特色了。”成德宁说武汉现在要打造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城市,其优势在于生态资源和科教资源。

武汉扭转以往湖泊开发模式的机遇在于,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生态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宏观政策环境也鼓励地方进行探索绿色发展道路。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果武汉能探索出一条城市与水系和谐发展的道路,也将为其他城市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每个城市都有特色,湖泊是武汉很难得的特色。武汉的湖泊应该珍惜好,要治理好作为全国的示范,不能老盯着湖泊打歪主意。”彭贤则表示,充分合理利用湖泊有益于武汉今后的发展。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